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强制执行

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强制执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6 · 2604人看过
导读:民事排出妨害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当法院作出了判决后,被执行人未在限定的时间内按照判决书的内容来执行,导致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受到了损失,那么被侵害人有权利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强制执行

一、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强制执行

法院作出判决后,侵权人不履行判决书要求排除妨害的,申请人可以写申请书,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排除妨碍。

执行开始方式: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申请执行期限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二、申请排除妨害的条件是什么?

1、存在妨碍他人民事权益的状态

排除妨碍的主要构成要件是存在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状态。与停止侵害的主要构成要件不同之处在于:一为动态,一为静态。

妨碍状态多为行为造成的,例如,堆放影响通行;违章建筑物妨碍相邻一方通风、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设置广告;将有害液体泄露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碍状态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树根蔓延至相邻一方的土地。

2、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

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是指没有法律根据,没有合同约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碍同时造成他人财产的损失,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塔吊因超负载掉下,破坏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碍是独立的责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碍同时造成的赔偿损失责任);有些妨碍是给他人造成不便。认定妨碍状态主要是看妨碍是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轻微的妨碍是社会生活中难免的,不承担排除妨碍责任。妨碍状态是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应当结合当时当地人们一般的观念判断。

如果符合上述构成要件,权利人即可搜集相关证据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排除妨害。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一方当事人的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的,被侵权人有权力要求侵权人排除妨害,如果被侵权人不排除的,侵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出面采用强制执行的措施来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