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民事案件中什么叫确认之诉

民事案件中什么叫确认之诉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4 · 8332人看过
导读:确认之诉的意思就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跟被告存在或者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在确认之诉案件中,一般不要求被告方履行给付义务,因为没有给付内容,所以确认之诉并不具有执行性。除了确认之诉,民事诉讼还分成变更之诉和给付之诉。
民事案件中什么叫确认之诉

一、民事案件中什么叫确认之诉?

确认之诉是指原告请求人民法院确认自己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请求。确认之诉的法律特征是:

1、一方当事人提出确认之诉的目的,不是要求法院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一定的给付义务,而是要求法院明确某一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或者存在的具体状态。

2、法院对确认之诉进行审理后所作出的判决,没有给付内容,不具有执行性。

3、确认之诉还可以分为确认权利关系存在的积极确认之诉与确认权利关系不存在的消极确认之诉。

二、确认之诉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确认之诉的起诉状中应载明哪些基本内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确认之诉怎么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在司法实践中,确认之诉的案例是很常见的,像是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当前的这份合同无效,不过,确认之诉,给付之诉和变更之诉的起诉条件,审理流程,审理期限等各方面都是一样的,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诉讼,也不需要原告在起诉的时候自行辨别。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