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涉及民事纠纷案底几年消除

涉及民事纠纷案底几年消除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9 · 6302人看过
导读:在民事纠纷中是不会有案底的,即使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会有案底,案底指的是犯罪记录,而在刑事案件中,案底永远不会被消除,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犯罪的时候还不满18周岁,并且被判处的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案底会被封存。
涉及民事纠纷案底几年消除

一、涉及民事纠纷案底几年消除?

民事纠纷不会留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七十五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二、民事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三、民事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民法院在审理完民事纠纷以后,肯定会将相关的卷宗进行归档,但这并不代表着就留下了案底,只有构成刑事犯罪的才会有案底,有案底对本人及直系亲属都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例如直系亲属以后肯定没办法参加公务员考试,因为政治审查无法通过。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305次阅读
  • 不会,案底是不会消除的,不管经过多长时间,都会伴随着个人。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刑事犯罪记录永久保存,处罚的记录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查询到。判处缓刑的,在司法局也可以查询到。但未成年人犯罪,且判刑时间在五年以下的,实施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除办案需要外,不得对外查询。
    2024-06-27 839次阅读
  • 2024.08.28 2781次阅读
  • 469次阅读
  • 1、案底属于无法消除并且终身保留的,案底是记录自然人过去的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2、在我国,自然人犯过刑事犯罪的案底记录都会终身保存在公安部门。3、行为人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2024-06-11 1482次阅读
  • 2024.08.30 2325次阅读
  • 371次阅读
  • 刑事拘留在我国不会轻易消除,是执法机构对涉嫌重大犯罪的个体实施暂时自由限制的强制措施。一旦实施,相关记录将作为司法程序关键部分保存,确保司法公正、透明,维护公众安全与法律秩序。
    2024-09-08 1261次阅读
  • 2024.02.20 2382次阅读
  • 32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