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强制执行人被起诉法院会中止执行吗

强制执行人被起诉法院会中止执行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4 · 4114人看过
导读:强制执行人被他人起诉的情况下法院不会终止执行的,因为强制执行人被起诉并不影响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需要中止执行的情形是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一方当事人死亡,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等情形。
强制执行人被起诉法院会中止执行吗

一、强制执行被起诉法院会中止执行吗?

强制执行人被起诉的,法院不会中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六条 执行中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四)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二、民事纠纷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有哪些?

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三、民事纠纷强制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1、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

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

3、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4、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

5、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

6、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四、民事执行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执行的合法性原则。

执行合法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执行活动必须以法定的生效法律文书为依据,没有法律文书,或者法律文书没有生效的,或者生效的文书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种类的,不能启动执行程序。其次,采取的执行措施不能超出法定的范围。执行人员采取执行措施时,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措施的规定。最后,执行活动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比如,执行人员在采取执行措施以前,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义务,只有在其不履行的情况下才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二)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

执行标的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为两个方面,但不包括被执行人的人身。

(三)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

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必须照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四)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既要采取强制手段,又要对当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动履行。

(五)协助执行原则。

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有关单位、个人协助执行的,应依法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总的来说,强制执行人被起诉并不代表可以影响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除非强制执行人被起诉的原因跟原案件之间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比如标的物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法院有可能会中止执行,但强制执行人被起诉不代表法院一定会终止执行。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判决执行相关

  • 388次阅读
  • 强制执行中,出现特定状况可能中止执行,如申请执行人要求延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提出合法异议、当事人自然人死亡待继承人确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未确定权益义务承受者等。中止状况消除后,执行程序将重新启动恢复。
    2024-10-08 1491次阅读
  • 2024.10.14 1442次阅读
  • 358次阅读
  • 强制执行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暂停进行。比如,当申请执行人向法院表示其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延迟履行有关责任时;当案外第三方对于所执行的标的物提出了具有充分依据的反对意见时;以及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若作为诉讼之一方的当事人因故离世,则需等待法定继承人继承相关权益或肩负起相应义务时,均可能引发执行中止。然而,待这些导致执行中止的情形得以消除之后,强制执行程序将再度启动并恢复执行进程。
    2024-11-09 1017次阅读
  • 2024.02.22 3634次阅读
  • 339次阅读
  • 出现以下情形会中止强制执行:1、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2、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3、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4、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2024-10-28 1085次阅读
  • 2024.02.24 2541次阅读
  • 424次阅读
加载更多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