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特点是什么?
1、该信息的主体为自然人;
2、该信息与其自然人主体有切身地利益关系,如关系到个人尊严、个人的社会生存利益;
3、该信息具有隐私性;
4、该信息需被除自己之外的单位或个人所掌握。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事处罚方式包括自由刑和罚金刑
自由刑具有矫正性、可分性、个别性和隔离性等优点,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来说,自由刑的选择具有必要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是相当严重,对其配置较短刑期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既符合罪刑均衡原则,又不违背谦抑性原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自由刑主要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役两种。
《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方式主要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知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冒用别人身份信息贷款会坐牢吗?
冒用他人身份证贷款,构成侵犯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属于违法行为,将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处十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其次,用别人身份证贷款,属于贷款诈骗,若情节严重,可构成金融诈骗罪, 贷款人将面临牢狱之灾。
最后,用别人身份证贷款将使得自己名誉受损,人机关机被破坏。因为,无论是偷用别人身份证贷款还是借用别人身份证贷款,都会造成经济纠纷和信任危机。
冒用别人身份证进行贷款的,构成了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按照规定更改自己的姓名,他人无权干涉。若出现盗用、冒用身份信息的可以追究冒用者的刑事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