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消费权益 > 认定虚假宣传的条件是什么

认定虚假宣传的条件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7 · 4681人看过
导读:对于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具体为:经营者不得使用广告或者其他方式,对产品的质量、产品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保质期、产地等进行误导性虚假宣传和广告。经营者不得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不得明知或者应当知。
认定虚假宣传的条件是什么

一、认定虚假宣传的条件是什么

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

1、主体判断上,双方是否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2、侵权方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

3、侵权方在宣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虚假的成分;即使该种宣传的内容均是真是的,但是如“混同宣传” 是否足以误导公众,做出错误的判断;

4、“虚假宣传”及“误导宣传” 的后果是否损害了消费者或竞争者的权益;是否足以增加侵权方的竞争优势,使其获得更多的市场交易机会,从而损害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进而符合法律规定的“违反了公认的商业道德,扰乱了正常的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虚假宣传赔偿标准

首先,对于商家虚假宣传行为,我们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虚假宣传的民事责任

再次,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商家虚假宣传赔偿的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虚假宣传赔偿,依照其规定。

虚假宣传指原产品并没有特别之处,但生产者为了销售,夸大了产品对成分、用途或性能的了解,使消费者购买。这是一种非法行为。如果发现制造商对此类行为负责,大家必须尽快处理投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损害赔偿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消费权益相关

  • 5408次阅读
  • 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不真实的宣传,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为虚假宣传。
    2024-06-06 989次阅读
  • 2024.02.25 1836次阅读
  • 438次阅读
  • 虚假广告宣传的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确认被控告方和指控方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分辨侵权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的恶意;确定侵权方在发布信息或宣传时是否包含不实陈述;看这些形式的广告或虚假信息是否已实质性地侵害了消费者和竞争者的合法利益,妨碍了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4-09-18 1276次阅读
  • 2024.03.02 1502次阅读
  • 435次阅读
  • 经营者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不正当利益,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进行不真实的宣传,导致或足以导致购买者对商品或服务产生错误认识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为虚假宣传。
    2024-09-24 1480次阅读
  • 2024.02.26 2053次阅读
  • 33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消费权益最新文章

遇到消费权益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