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办案流程 >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是什么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0 · 11517人看过
导读:民事诉讼流程一般包括一审与二审。民事诉讼的时间是从立案之日起,简易程序一审三个月,二审3个月,普通程序一审6个月,可延期6个月,二审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ArticleTitle}

民事诉讼流程及时间是什么

民事诉讼程序一般包括一审二审

一审程序: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意见;宣读勘验笔录等。  

6、法庭辩论包括:原、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分别发言;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二审程序:  

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2、法院受理  

3、审理程序大体与一审一样,不同处主要在审查范围和内容上。  

民事诉讼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以上针对《民事诉讼法》中相关规定给大家介绍了民事诉讼流程是一审与二审;民事诉讼的时间是从立案之日起,简易程序一审三个月,二审3个月,普通程序一审6个月,可延期6个月,二审三个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办案流程相关

  • 326次阅读
  • 行政诉讼流程一般按下列顺序进行: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陈述行政争议;举证、质证;辩论;当事人最后陈述等。行政诉讼时间: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六个月;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
    2024-10-06 1329次阅读
  • 2024.09.04 6138次阅读
  • 405次阅读
  • 合同纠纷诉讼流程及时间:一般合同诉讼时效为3年。在诉讼前应基本收集齐全证据材料,写好起诉书,准备证据清单及身份证复印件。到享有合同纠纷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立案后,法院的内勤将案件分到具体的承办法官。准备证据并注意法院的证据规则的规定。法院确定的开庭时间和地点。开庭审理。
    2024-10-10 930次阅读
  • 2024.09.07 12355次阅读
  • 313次阅读
  • 1、写好起诉书,一式两份,写明要求还钱的诉讼请求;2、携带证据(如欠条、人证、物证等)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根据案情复杂程度就会开庭审理;4、法院经过法庭辩论、质证等环节后进行判决;5、执行判决,拒不履行的,可申请强制执行。
    2024-06-25 1143次阅读
  • 2024.09.17 55984次阅读
  • 38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办案流程最新文章

遇到办案流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