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如何判定放火罪的既遂状态

如何判定放火罪的既遂状态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6 · 2431人看过
导读:根据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目的物,引起其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之后即使存在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目的物焚毁,最终并没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
如何判定放火罪的既遂状态

一、如何判定放火罪的既遂状态

对放火罪而言,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点火的行为,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若是行为人在用火柴点火时,火被风吹灭,行为人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放火罪属于危险犯,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放火行为是否符合刑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

根据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点着目的物,引起其燃烧,使目的物有被焚毁的危险,之后即使存在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目的物焚毁,最终并没有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构成放火罪的既遂。

一般放火行为,是指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与一般放火行为,在客观上都可能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因此,它们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造成轻微的危害结果,而在于前者危害公共安全,后者不危害公共安全。从理论上说,界限不难区分。但在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放火案件时,对于某种放火行为是一般放火行为,还是构成放火罪,有时发生意见分歧。

二、失火罪与放火罪的区别有哪些

1、客观方面

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

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2、主体要件

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

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3、主观要件

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放火罪是我国刑事法律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罪名,它的最高刑可以达到,并且年满14周岁就能够构成本罪,所以对于放火罪的认定一直以来受到不少关注,对于本罪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的必须搞清楚,否则很可能波及到涉案人员的合法权益。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暴力犯罪辩护相关

  • 有,根据《刑法》的规定,过失犯罪没有未遂形态。1.犯罪既遂、未遂形态是在主观故意的支配下实施、发生的行为状态,过失犯罪不存在主观故意,因此就没有所谓的犯罪未遂。2.过失犯罪必须要有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出现了危害结果,那就不构成既遂未遂。
    2024-06-12 1133次阅读
  • 2024.02.24 1840次阅读
  • 过失犯罪有既遂状态,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就会构成犯罪既遂。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2024-09-15 1366次阅读
  • 2024.02.23 1203次阅读
  • 抢夺罪一旦既遂,即犯罪完成,不存在终止情况。当犯罪行为完整实施,财物从受害者手中失去控制,且行为人成功取得财物,即可判定为抢夺罪既遂。此时,犯罪形态已确定,无需考虑是否停止。
    2024-09-07 1343次阅读
  • 2024.02.19 1225次阅读
  • 放火罪既遂判刑标准是:1、放火、决水、爆炸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放火、决水、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4-09-21 908次阅读
  • 2024.02.21 1895次阅读
  • 放火罪既遂判刑标准是:1、放火、决水、爆炸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放火、决水、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4-09-08 1243次阅读
  • 2024.10.10 177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暴力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暴力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