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一般民事诉讼开庭要多久

一般民事诉讼开庭要多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7 · 8376人看过
导读:一般情况下的民事诉讼开庭时间是在立案后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首先想要开庭,就必须先要进行立案,一般情况下的立案时间都是在五天内,等立案了才能够进行开庭。
一般民事诉讼开庭要多久

民事诉讼开庭一般就是在立案后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民事案件立案后,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关于审限的法条规定及原则,一审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

2、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3、如果被告下落不明,则需要公告送达,公告送达的期限是60天,公告送达期满后视为送达,可安排开庭。

民事案件关于立案开庭时间的相关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从上述文章中可以知道,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方面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立案的时间在7日之内,民事诉讼法立案之后,法院就要组织相关人员准备开庭审理

民事诉讼想要开庭耶斯需要等待的,并不是说上诉了就可以立刻开庭的。法院那边也是需要安排时间的,一般就是在立案之后,法院收到通知,就会在15天内准备开庭,一般都不会等太久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诉讼仲裁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307次阅读
  • 民事诉讼的开庭时间因案件复杂程度而异。简单案件可能在受理后1个月内开庭,3个月内审结;复杂案件可能需要6个月左右审结,开庭时间可能推迟2个月左右。法院工作繁忙或当事人时间不协调时,开庭时间可能延后。应耐心等待法院通知,遵循安排,保持耐心和信心。
    2024-03-30 1375次阅读
  • 2024.08.06 10413次阅读
  • 4443次阅读
  • 在民事婚姻诉讼中,开庭时间并无特定之准则。基本上,自提交申请至正式开庭需历经一至叁个月之时间。这其中具体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与法院处理案件数量的繁多状况、文书送达的顺畅与否以及案件本身的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紧密关联。若涉及案件较为单纯,相关证据翔实且送达流程畅顺,那么毫无疑问开庭的日期可望提前实现;然而反之,状况愈发复杂或存在其他效率上的影响,时效也有可能因此推后。
    2024-11-05 835次阅读
  • 2024.08.21 6419次阅读
  • 376次阅读
  • 民事诉讼立案至开庭时间我国法律未具体规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法院收到立案申请5日内交起诉书副本,被告有15天答辩期。简易程序审理最长3个月,普通程序最长6个月。简单案件一两月开庭,复杂案件候审久,公告送达会延长,以法院通知为准。
    2024-11-17 935次阅读
  • 2024.08.28 1954次阅读
  • 48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