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一般开庭几天出判决书?

一般开庭几天出判决书?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2304人看过
导读:一般开庭几天出判决书在法律上是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案件的情况来进行确定,如果走简易的程序大概在三个月之内可以出判决书,如果走普通的程序大概会在六个月之内出判决书。

一、一般开庭几天出判决书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以下是民事案件的一审期限。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二、民事案件开庭程序是怎么样的?

(一)、开庭前的准备

1、记得带自己的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授权委托书证据原件。

2、出庭人员需将法律文书(包括但不限于答辩状反诉状追加当事人申请书鉴定人出庭申请书)自行在家中念三遍以上,熟悉之。

3、如对方的人事攻击(当面辱骂),不可对骂,只需要求承办法官训诫对方,并要求将对方的语言记录在案,一般情况下均有效果。离开法院时,先走或等对方离开后再走,尽量不与对方碰面或同行。

4、答辩状反诉状追加当事人申请书鉴定人出庭申请书均立即提交法庭。

(二)、庭审调查。

1、原告陈述起诉的请求和理由,或者宣读起诉状

2、被告宣读答辩状,并宣读反诉状(如法官指出,需另案起诉,可暂停宣读反诉状)。宣读追加当事人申请书。

3、由原告方出示证据(不排除原告方有证人出庭)。

4、被告方进行质证,质证意见:原告证据或证人证言不认可、不真实、不合法。切记,将对方的举证全部带回或复印带回,以便研究.

5、由被告方出示证据,并申请鉴定人出庭。原告方进行质证。

6、双方发问,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就回答:不清楚、不明白。

(三)、法庭辩论

1、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

2、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辩论意见(见答辩状、反诉状观点)。

3、原告作最后陈述。

4、被告作最后陈述。坚持答辩状、反诉状观点。

(四)、法庭调解:

1、原告是否同意调解谈调解意见。

2、被告是否同意调解具体调解意见向公司领导汇报。

3、认真查看法庭记录,如无误,就签上自已的名字,如内容有错误,可要求更正。(并可要求复印庭审笔录或对庭审笔录用手机照相)

综合上面所说的,开庭到给判决书不管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一般案件越复杂所存在时间就会越长,但只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处理完成,那么就算是合理、合法的,特别对于民事案件的处理一定要注意诉讼的时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热门文章

  • 不当得利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只有对涉及不动产的案件才由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它与一般的民事案件管辖地的确定是相同的。其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127696次阅读2022.03.28
  • 1、协议管辖仅适用于第一审民事案件。2、协议管辖限于非专属管辖的诉讼,且不得违反级别管辖的规定。3、协议管辖必须以书面合同的形式约定,用口头形式约定管辖法院的,其约定无效。4、协议管辖只限于因一般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的诉讼。5、约定法院必须是特定的、唯一的、具体的。
    21365次阅读2022.03.28
  • 不涉及财产关系或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每件案事收取500元至5000元的基本代理费,涉及10万元以上财产关系的,除收取基本代理费外,另按争议标的大小,分段累计收取:10万元至100万元(含100万元)每件按0.5%~3.5%收费。
    1891034次阅读2022.03.28
  • ①、未代理一审只代理二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②、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收费的二分之一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③、代理二审后发回重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二审收费的二分之一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589635次阅读2022.03.28
  • 欠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根据法律规定民事诉讼的时效为3年,因此欠款的诉讼时效为3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欠款、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599713次阅读2022.03.28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