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违约 > 如何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如何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6 · 5077人看过
导读:判定合同成立要看诸多条件,看合同双方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是否双方真实意思表达、合同中是否存在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条款等。这里需要区分合同成立和生效的不同,合同成立后并不等于生效,有些合同会规定生效条件。
如何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一、如何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1、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由此可见,在订立合同时,注意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和主体资格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

3、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5、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二、合同成立和生效的区别有哪些?

1、发生时间不同。合同生效的一定已经成立,而合同成立的未必生效。即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如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需经批准和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必须经过批准和登记才能生效。

2、法律效力不同。合同成立的法律效力是要约人不得撤回要约,承诺人不得撤回承诺,但要约人与承诺人的权利义务仍未得到法律认可,仍处于不确定的状态,如果成立的合同无效或被撤销,那么它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双方当事人就没有法律约束力;而合同生效是法律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肯定评价,表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国家意志,当事人设定的权利义务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护。

3、法律后果不同。合同成立主要涉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问题,而不涉及国家意志,因此如果合同不成立,产生的法律责任只涉及如缔约过失责任、返还财产等民事责任而不产生其他法律责任;而无效合同因为在性质上根本违反国家意志,因此它不仅产生民事责任,而且还可能会引起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合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文件,尤其是企业之间,贸易往来少不了签订合同。判定合同成立,主要看是否符合全部要件。即合同当事人具备主体资格,合同内容真实,是双方意思表达,合同没有违反侵害国家公众利益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违约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违约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违约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