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商标 > 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有哪些

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4 · 6240人看过
导读:1、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2、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等等。
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有哪些

一、关于驰名商标的保护有哪些

1、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2、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3、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商标法相关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所有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

4、使用商标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有关当事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禁止使用。经商标局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为驰名商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停止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该驰名商标的行为,收缴、销毁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5、驰名商标所有人认为他人将其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登记,可能欺骗公众或者对公众造成误解的,可以向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撤销该企业名称登记。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应当依照《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处理。

6、他人的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的,应当认定其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二、驰名商标的保护方式有几种

1、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普通商标只能在获准注册的商品或服务类别上受到法律保护,而驰名商标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跨类别保护;驰名商标可以对抗他人的恶意抢注,其他公司也不得将驰名商标作为域名或公司名称注册。

2、驰名商标的跨类别保护。驰名商标根据其驰名程度,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跨类别保护。在实际执行中,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有统一备案和公告。即便有人在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上申请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工商局一般也会主动不予核准注册。

而由司法认定的驰名商标,不会得到工商局的主动保护,只能在侵权情况发生时,由其所有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3、驰名商标的司法保护。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驰名商标实行的是跨类保护,侵权者与商标所有人经营的是不同的商品或者服务,以侵权的获利确定损害赔偿额似呼不太合理,以商标权人的损失作为计算标准也难以掌握。因此如何正确确定案件中的赔偿数额,是审判实践中的难点所在。由于法律对此没有特别规定,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仍是依照我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及司法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酌情确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商标相关

  • 驰名商标享有跨类别的保护权益。依据我国商标法之明文规定,对于不相同亦或不相似之商品提出注册申请的商标,倘若其复制、模仿乃至翻译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驰名商标,且误导广大消费者,导致该驰名商标所有者的利益有可能遭受损害,则应予以拒绝注册并禁止其使用。
    2024-09-18 838次阅读
  • 2024.06.27 7039次阅读
  • 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向主管机构请求明确界定商标事实: (一)消费者对该商标的普遍认知度;(二)商标使用持续期限;(三)宣传活动的持续时间、传播力度和地域覆盖范围;(四)历史上获得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程度;(五)其他相关驰名因素。
    2024-09-18 1472次阅读
  • 2024.06.10 10641次阅读
  • 在购房纠纷中,建议先尝试友好协商。若问题严重,可投诉至建设委员会、房地产管理局等职能机构并请求调解。多次协商调解无果后,消费者有权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2024-09-12 990次阅读
  • 2024.06.07 9044次阅读
  • 在购房纠纷中,建议先尝试友好协商。若问题严重,可投诉至建设委员会、房地产管理局等职能机构并请求调解。多次协商调解无果后,消费者有权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2024-09-11 1027次阅读
  • 2024.06.08 5042次阅读
  • 我国《刑法》规定,赌博相关犯罪主要有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两类。聚众赌博指为营利聚集他人赌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则指开设赌博场所或以此为业,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公民参与境外赌博且情节严重者,同样受罚。少量娱乐输赢和合理收费娱乐场所不视为赌博。
    2024-09-03 1125次阅读
  • 2024.08.03 160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商标最新文章

遇到商标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