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私放在押人员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私放在押人员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0 · 2144人看过
导读:私放在押人员罪刑事责任应当是按照《刑法》第400条的规定判处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具体情节严重的情况之下,应当是按照5年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进行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按照10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罚。
私放在押人员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一、私放在押人员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条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是指私放重要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私放多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被非法释放后继续犯罪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等等。

二、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即看守所、拘留所、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劳改队、监狱等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凡经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拘留、逮捕判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或者罪犯,一般说,都是因他们实施了或可能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需要受到刑罚的犯罪分子。监管机关关押罪犯的目的,是为了惩罚和改造他们,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消除其继续犯罪的条件,私放罪犯,使其逃脱关押,不仅使其有继续犯罪的可能,而且破坏监管机关的监管制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私自将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非法释放的行为。

本条规定未说明实施本罪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是,由于本罪属于渎职类犯罪,所以它必然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来实施,如果没有利用职务之便或者依法释放罪犯的,均不构成本罪。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看管、管教、押解、提审等便利条件,所谓私放,是指没有经过合法手续,而私自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使其逃避关押。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要是负有监管职责的司法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看守所、拘留所、少年犯管教所、拘役所、劳改队、监狱工作的管教人员和看守人员,以及执行逮捕和押解罪犯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万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而故意将其非法释放,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由于贪赃受贿,有的是出于包庇同伙,有的是徇亲私情等,犯罪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在我们国家只需要从事了违法犯罪的行为,经过法院的定罪量刑之后,就需要对此进行判刑,如果是判处有期徒刑,就需要在监狱执行刑罚,如果有着擅自的释放在押人员,将构成犯罪。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