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移送管辖后审理期限如何计算?

移送管辖后审理期限如何计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1 · 4160人看过
导读:移送管辖后审理期限是从立案次日起,适用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是三个月的时间,因为根据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规范明确的规定,没有管辖权的法院应当将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来进行管辖。
移送管辖后审理期限如何计算?

一、移送管辖审理期限如何计算?

移送管辖后审理期限是从立案次日起,适用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适用简易程序的是三个月的时间,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二、移送管辖条件有哪些

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经审查不归本法院管辖的,不存在移送管辖问题,应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依法享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才有权行使审判权,因此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无权审理案件。

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辖权。这是对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随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移送。

在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同时,还必须正确理解本条所规定的“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义,才能正确认识和适用移送管辖。所谓不得再自行移送,是指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对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约束力。即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须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认为该院依法确无管辖权时,应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这样规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间相互推诿或者争夺管辖权,又可以防止拖延诉讼,及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根据《意见》的规定,案件受理后,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变更的影响。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区域变更为由,将案件移送给变更后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判决后的上诉案件和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的上级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案件,由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再审。实践中,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对案件进行了实体审理,而当事人又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可视为当事人放弃了异议权,也可不必移送管辖,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继续审理。

在当代的社会,因为存在一些民事纠纷,可以到法院进行诉讼,但是起诉的时候需要找准法院,当然了,如果说发现已经受理案件却不属于本院的管辖,法院应当将案卷的材料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来进行管辖。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