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互为假想防卫怎么处理?

互为假想防卫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2145人看过
导读:互为假想防卫的双方或者是一方当事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也有可能双方都无需被量刑。如果假想防卫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此时就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此种情形下,需要根据各方过错的大小、责任的主次,来确定具体哪一方需要向另一方支付赔偿金。
互为假想防卫怎么处理?

一、互为假想防卫怎么处理?

1、互为假想防卫怎么处理?

互为假想防卫的双方客观上都不是不法侵害行为,但在主观上却又都认为对方的行为是不法侵害,并出于防卫意图进行反击造成严重的后果。

处理此类案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责任主次、过失大小,妥善处理,对存在犯罪过失的,应以过失犯罪追究责任,对属于不能避免发生错误的意外事件一方,即使造成严重后果,也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2、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实施防卫

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的侵害行为是否可以实施防卫,应分两种情况:如果防卫人明知侵害人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一般不能实施防卫,但可实行紧急避险;如果防卫人并不知晓侵害人是无责任能力的人,在遭受侵害时,出于防卫意图实行了必要的“反击”,对这种情况应作为假想防卫处理。

因为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虽然是一种对社会有害的行为,但并非不法侵害行为。《刑法》意义上的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人的有罪过或有过错的行为,也只有这种行为才会受到法律的否定评价,而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行为,要么是因为年幼无知(不满14周岁的人),要么是一种生理上的病态反应(严重精神病患者),此种行为不能成为法律否定评价的对象,也不能成为正当防卫的对象,行为人将此种侵害行为误认为是不法侵受害行为,显然不能成立正当防卫,只能作为假想防卫对待。

此时,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对方是无责任能力人而没有预见,主观上有有过失,客观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则应以过失犯罪论处;如果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侵害人是无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无犯罪过失,则属于意外事件,不承担刑事上的责任。

二、假想防卫性质发生转变的案件处理

实践中,假想防卫常常会因为对方的声明、表白或他人的解释等原因,而使假想防卫的行为人弄清事实真相、消除主观上的认识错误。此时,如果假想防卫的行为人及时停止了“防卫”行为。则其行为的假想防卫性质不变。如果该行为人继续进行反击,将错就错,那么,其行为的性质就由假想防卫转变为故意侵害行为,造成后果的,当以故意犯罪处理。

由于假想防卫是一种侵权行为,若是此行为实施之后,导致了某特定的公民、单位的权益严重受损,那么实施防卫行为的人,极有可能会需要支付民事赔偿金,也有可能会被量刑。故此对于公民个人来说,正确的判断自己的权益是否有受到威胁是必要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辩护相关法律知识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