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如何构成的?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如何构成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5 · 3282人看过
导读: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首先在主体要件上是一般的主体,可以是国家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在主观方面是具有不正当谋取利益的故意,而在客观要件上是对公司正常的市场管理秩序,竞争秩序进行破坏,在客观要件上表现为给予公司作人员财物的行为。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如何构成的?

一、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如何构成的?

1、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王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人;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

2、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为故意,并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行贿的目的在于使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至于谋取的是个人还是单位的不正当利益,所谋求的不正当利益是否实现,均不影响行贿罪的成立。

3、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公平自愿的原则,违反国家规定,直接破坏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的有序性、规范性。

4、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支付回扣、手续费是本罪客观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

回扣是商品买卖或服务活动中,卖方从其卖得的价款中返还给买方的一部分款项。

手续费是指佣金以及买卖双方当事人居间人所得的佣金、回扣性质以外的报酬。

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如何进行认定?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应当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关于行贿的数量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二是应当重点调查行为人给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行贿的财物数额是否达到上述要求,如行贿数额不大,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三是行为人的犯罪目的必须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如行为人出于谋取正当利益,或出于亲属、朋友间的单方面赠与目的,则不构成犯罪

本罪与行贿罪的界限

二者的区别在于: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

2、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后者的犯罪对象是国家工作人员。

本文旨在传播更多信息,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告知。

大多数的行贿罪都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所以需要对于这种行为进行一定的处罚,主要还是因为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的侵犯到我们国家正常的竞争秩序和市场管理秩序,一般情况下按照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来进行处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本项犯罪针对非国有公司、企业的内部人员,他们滥用职权,收受或索取贿赂,妨害正常经营秩序。重点打击利用职务便利的贪腐行为,如索要或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达到一定金额即受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
    2024-09-06 1092次阅读
  • 2024.07.13 9956次阅读
  •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受贿罪,是公司、企业等单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索贿、非法收贿为他人谋利且数额较大。受贿金额达一定标准,处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并处罚金;金额极大或情节极严重的另论。
    2024-09-15 858次阅读
  • 2024.02.24 15346次阅读
  • 在调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为时,根据犯罪情节严重性,量刑标准不同,判刑期限亦有所差异。通常,行贿金额较大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相应罚金。若行贿金额巨大,则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
    2024-09-08 1222次阅读
  • 2024.09.11 4217次阅读
  • 贿赂在国家公职人员和非国家工作人员领域都是违法犯罪。向非国家人员行贿,损害市场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司法实践中,行贿且金额较大,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金额巨大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总之,对这类行贿行为会依法严惩。
    2024-08-18 1130次阅读
  • 2024.09.25 1772次阅读
  •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量刑依涉案金额和情节而定。涉案金额小,处三年以下有期或拘役并处罚金;金额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如受贿3万至20万元通常认定数额较大。
    2024-10-02 1135次阅读
  • 2024.09.14 173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