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9 · 1580人看过
导读: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标准,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是对聚众阻碍的首要分子进行处罚,而对于其它分子是根据实际的违法方式来进行判决处理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一、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标准是什么?

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标准,是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既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也希望发生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未获解救的结果。如只是认识到自己行为可能阻碍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但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这种结果的,不构成本罪,导致严重后果的,以玩忽职守罪论处。

二、区分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尽管二者都可能同为侵犯国家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公务活动,然而前罪还侵犯国家机关的声誉。

2、客观方面不同。妨害公务罪只能是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的解救公务,而本罪阻碍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只能是利用职务阻碍,且被阻碍的解救活动。被妨害的公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执行的解救公务;而本罪既可以是阻碍解救妇女、儿童的公务,又可以是其他公民的非公务的解救活动。

3、主观方面不同。妨害公务罪行为人主观上只须明知阻碍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即可,不须明知何种公务、何类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而本罪行为人主观上是明知自己阻碍的是解救妇女、儿童的公务活动。

4、主体的区别。妨害公务罪是一般主体,而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仅限于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

在司法实践中 ,对于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最新处罚情况,是基于刑法中的有关规定来进行判决处理,具体情况下可以基于实际的违法事实后果来进行认定,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界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