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敲诈勒索罪有关法律定义是什么?

敲诈勒索罪有关法律定义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5 · 3845人看过
导读:?敲诈勒索罪有关法律定义是:犯罪分子以非法的手段,对受害人进行恐吓或者要挟,以达到非法占有对方财产的目的,对于达到上述标准的,可以按照敲诈勒索罪来进行定罪处罚,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敲诈勒索罪有关法律定义是什么?

一、敲诈勒索罪有关法律定义是什么?

敲诈勒索罪有关法律定义,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敲诈勒索中有关要挟的认定标准

第一,行为人以将要实施的积极的侵害行为,对财物所有人或持有人进行恐吓。例如,以将要实施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灭财物等相恐吓。由此可见,本罪只能以作为方式实施,不可能是不作为。制造、散布迷信谣言,引起他人恐慌,乘机以帮助驱鬼消灾为名骗取群众财物的,以及面对处于困境的人的求助请求,以不给钱就不予救助等,都不能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第二,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可以是财物的所有人或持有人,也可以是与他们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例如,财务所有人或持有人的亲属等。

第三,发出威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当着被害人的面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表示,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方式表示;可以是行为人亲自发出,也可以是委托第三者转达;可以明示,也可以暗示,都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第四,威胁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有多种,有的可以是当场实现的,如杀害、伤害,有的是当场不可能实现,必须日后才能实现的。

有关敲诈勒索罪的具体认定情况,应当根据其不同的构成要件来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达到了立案标准的,是需要追究相关的刑事责任的,对于犯罪事实严重的,造成了特别恶劣的情节的,还需要从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4443次阅读
  • 敲诈勒索罪界定如下: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及他人人身权益,以威胁、勒索、恐吓等手段迫使受害者交出财物,行为者须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须有非法强行索取财物的故意。若缺乏此意图或目的合法,如债权人合理催债,则不构成此罪。须同时满足以上要件,方达刑事处罚标准。
    2024-10-20 910次阅读
  • 2024.08.19 4200次阅读
  • 416次阅读
  • 敲诈勒索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威胁或强迫手段向受害者强索公私资产的犯罪行为,使受害者因恐惧交付财产,如威胁揭露隐私、危害健康等。判定此罪要考虑行为人主观企图、行动及财产价值等,还要区分与经济纠纷等的不同。
    2025-01-15 809次阅读
  • 2024.04.13 5085次阅读
  • 388次阅读
  • 敲诈勒索罪判决期限依犯罪严重程度而定。数额较大或多次,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及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极其恶劣,处十年以上有期及更严罚金。情节轻刑罚轻,情节重刑罚重。
    2024-10-11 1338次阅读
  • 2024.10.15 1337次阅读
  • 36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