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仲裁 > 劳动合同法中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么规定的

劳动合同法中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么规定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1 · 3230人看过
导读: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合同法中双倍工资仲裁时效怎么规定的

关于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问题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从该条我们明确可知除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起算时间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算外,其他情况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要正确理解双倍工资的起算首先要明确双倍工资的性质,即是否属于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 。双倍工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违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义务的惩罚性措施,同是具有对劳动者补偿的性质,不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故,起算时间不适用法律规定的追索劳动报酬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即: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

  • 302次阅读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024-12-09 855次阅读
  • 2024.02.19 2250次阅读
  • 300次阅读
  • 劳动仲裁,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案件败诉,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违反法定程序的;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其他。
    2024-12-10 1287次阅读
  • 2024.06.24 21659次阅读
  • 464次阅读
  • 当事人在劳动仲裁败诉后,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如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公正判决劳动争议问题。若未在规定期限内提起诉讼,则仲裁裁决书生效,当事人需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若未按期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2024-09-13 1199次阅读
  • 2024.08.03 5131次阅读
  • 45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