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公司设立 > 专利技术出资的责任有哪些?

专利技术出资的责任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20 · 2970人看过
导读:《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基于《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原始出资,在目标公司设立过程中,专利权人未按《出资协议》之约定予以出资的。
专利技术出资的责任有哪些?

(一)出资违约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基于《公司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原始出资,在目标公司设立过程中,专利权人未按《出资协议》之约定予以出资的;对于后续增资,专利权人未按《增资协议》之约定予以出资的,专利权人将对目标公司承担足额缴纳的责任,并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二)出资不实

1、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十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可能情形

(1) 程序问题

未依法办理许可备案手续,可能构成出资不实的情形。

(2) 实体问题

专利权人依《出资协议》或《增资协议》之约定以专利使用权予以出资,但专利权因专利权人未依法缴纳专利年费或声明放弃专利权而于期满前终止的,以及专利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无效的,因专利使用权的存续期限短于《公司章程》记载的用以出资的期限,亦相应短于资产评估时的剩余期限,导致实际价额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因而构成出资不实的情形。

3、责任承担

专利权人对目标公司承担补足责任;其他股东对目标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4、解决办法

专利权因专利权人未依法缴纳专利年费或声明放弃专利权而于期满前终止的,以及专利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宣告无效的,应经出资协议、公司章程允许专利权人于专利权期满前终止后或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后以货币财产和/或专利权等非货币财产予以补足出资。

需特别说明的是,在专利权于期满前终止的,因专利权终止前,专利权处于有效的法律状态,对专利权终止前专利使用权的价值予以评估并允许专利权人以货币财产和/或专利权等非货币财产予以补足出资应无异议。在专利权被宣告无效的情形下,有观点认为,专利权人应重新出资。鉴于对专利无效(对专利许可合同)追溯力的限制,应对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前专利使用权的价值予以评估并经出资协议、公司章程允许专利权人以货币财产和/或专利权等非货币财产予以补足出资。

网站地图

公司经营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公司设立相关

  • 可以用专利技术出资。专利技术出资也称专利技术入股,是指以专利技术成果作为财产作价后,以出资入股的形式与其他形式的财产(如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等)相结合,按法定程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经营行为。
    2025-01-06 1026次阅读
  • 2024.09.02 7463次阅读
  • 1、提交申请书、提交有关材料、专利局进行审查、发布专利权证等,公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向专利权管理部门申请专利,是否获得通过应当根据实际条件是否符合而定;2、申请文件格式应当规范,字迹清晰,并且正确填写申请人姓名以及相关信息;3、申请人受到受理通知书之后在规定时间内缴纳费用。
    2024-09-18 1183次阅读
  • 2024.06.08 10031次阅读
  • 流程如下:1、提交申请书、提交有关材料、专利局进行审查、发布专利权证等,公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向专利权管理部门申请专利,是否获得通过应当根据实际条件是否符合而定;2、申请文件格式应当规范,字迹清晰,并且正确填写申请人姓名以及相关信息;3、申请人受到受理通知书之后在规定时间内缴纳费用。
    2024-09-26 885次阅读
  • 2024.08.30 2570次阅读
  • 流程如下:1、提交申请书、提交有关材料、专利局进行审查、发布专利权证等,公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向专利权管理部门申请专利,是否获得通过应当根据实际条件是否符合而定;2、申请文件格式应当规范,字迹清晰,并且正确填写申请人姓名以及相关信息;3、申请人受到受理通知书之后在规定时间内缴纳费用。
    2024-10-21 1394次阅读
  • 2024.08.31 6273次阅读
  • 公司。无论以专利还是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进行“技术入股”的,所持有的“知识产权”份额已经换算成了公司股份,在进行技术入股时,专利权从法律角度已经转让给了公司。
    2025-02-20 949次阅读
  • 2024.08.06 1470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公司设立最新文章

遇到公司设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