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争议 > 双倍工资时效是什么?

双倍工资时效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4 · 4323人看过
导读:如果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该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但是,许多员工不清楚支付双倍工资的要求是受时间限制的,最长可达11个月,并应在一年的诉讼时效期内提交,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由于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重工资具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劳动者与相应的补偿之间存在根本差异,因此应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限。
双倍工资时效是什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未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该单位支付双倍工资。但是,许多员工不清楚支付双倍工资的要求是受时间限制的,最长可达11个月,并应在一年的诉讼时效期内提交,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由于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重工资具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劳动者与相应的补偿之间存在根本差异,因此应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限。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最长需要在11个月内支付双倍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用工之日起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则应向员工支付月薪的两倍。”可以看出,“应该支付两倍工资”不仅需要满足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前提条件,还有时间的起点和终点,即11个月。

那么一年多后该怎么算?第4条第3款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年内未与员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应视为用人单位和员工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看出,在未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后,双方就应被认定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一年后就不存在支付双倍工资的问题。

主张双倍工资是有时间限制的。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限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发生争议时,劳动者的仲裁申请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限的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则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由于双倍工资不是劳动报酬,具有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因此应适用时效。如果需要一年时间,则认为双方已经建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单位不再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

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主要是为了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规范用人单位故意或者过失未能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如果双倍工资没有时间限制,那么一年后,该单位将同时承担两项法律责任。一种是支付双倍工资,另一种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将增加该单位的责任负担。员工和员工的利益之间的不平衡也可能导致员工的道德风险,他们故意拖延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此,应提醒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应及时签订,特别是在劳动合同期满后,必须及时更新,否则仍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风险。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更多#劳动争议相关

  • 474次阅读
  •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024-12-09 855次阅读
  • 2024.07.10 13115次阅读
  • 410次阅读
  • 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惩罚性规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已结束,满一年后视为双方已经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存在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因此,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当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当日起计算。
    2024-05-19 1178次阅读
  • 2024.07.18 1974次阅读
  • 482次阅读
  • 对于因双倍工资引起的劳动争议,适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
    2024-12-10 1251次阅读
  • 2024.02.19 2250次阅读
  • 302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争议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争议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