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无罪辩护 > 犯罪既遂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犯罪既遂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6 · 2118人看过
导读:对于犯罪既遂的司法解释是犯罪既遂应该是嫌疑人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法律上规定的某个罪名的构成要件,法律上对犯罪既遂也分成了4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和危险犯,对既遂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量刑。
犯罪既遂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一、犯罪既遂的司法解释是什么?

1、犯罪既遂即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既遂的类型包括四种,即行为犯举动犯结果犯危险犯

2、对既遂犯应直接按照《刑法》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对危害性和罪责程度不同的既遂犯,在处罚时应予以适当的区别对待。

二、对既遂犯满足哪些条件才能逮捕?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对实施多个犯罪行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证据证明犯有数罪中的一罪的;有证据证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证据证明有犯罪行为的。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标准低于定罪的标准,不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所有证据都已查证属实,只要求有证据已被查证属实即可。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基于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其实现在国家对于犯罪既遂也并没有出台什么详细的司法解释,法律上对犯罪既遂的定义也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司法实践中普遍认为犯罪既遂的话,就是完成了犯罪行为,完成了犯罪行为,在定罪的时候就要看这个犯罪行为是否符合法定构成要件。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无罪辩护相关

  • 308次阅读
  •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即犯罪的完成形态”。对行为符合犯罪既遂特征的既遂犯,我国刑法要求根据其所犯的罪,在考虑刑法总则一般量刑原则的指导和约束的基础上,直接按照刑法分则具体犯罪条文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处罚。
    2024-06-28 846次阅读
  • 2024.09.24 2264次阅读
  • 300次阅读
  • 根据《刑法》规定以贩卖为目的实施了购买毒品的行为,或者有证据证明以贩卖目的而持有毒品,或有证据证明以贩卖为目的购进或持有毒品的行为人与购毒者已达成毒品交易意见并正在交易而尚未转移毒品,或者已经转移了毒品的,都应该认定为贩卖毒品罪既遂。
    2024-05-05 1442次阅读
  • 2024.08.26 1294次阅读
  • 18次阅读
  • 已实际控制人质,并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就是绑架罪既遂,如果行为只实施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对人质的人身实际控制,就是绑架罪未遂。《刑法》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5-09 1278次阅读
  • 2024.08.16 2347次阅读
  • 44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无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无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