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购房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购房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7 · 4930人看过
导读:购房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房屋的买卖双方,在签署了购房合同,并且已经完成房屋买卖合同之后,若是依旧存在争议,但是在争议发生后的三年内,任意一方当事人并没有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那么该购房合同的受害一方就会失去胜诉权。
购房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购房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是怎样的?

购房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是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受害人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定期间,普通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特殊情况下的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遭受侵害之日起算。超过该期间才向法院起诉的,将丧失胜诉权

二、合同纠纷

合同纠纷:因合同的生效、解释、履行、变更、终止等行为而引起的合同当事人的所有争议。合同纠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争议主体对于导致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法律事实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合同纠纷的范围涵盖了一项合同的从成立到终止的整个过程。

1、协商

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

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上级机关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而不能进行行政干预。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仲裁

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

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除了上述一般特点之外,有些合同还具有其自愿的特点,如涉外合同纠纷,解决时可能会援引外国法律、而不是中国相关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房屋买卖合同之中的任何一方,在发现自己的权益由于买卖房屋的行为受到侵害后,只要在三年的诉讼时效范围之内,提出诉讼请求,并且能够提交有效的证明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证据,那么房屋纠纷就因为法院的介入而得到有效的解决。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