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老人立遗嘱如何证明精神状态正常?

老人立遗嘱如何证明精神状态正常?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5 · 9438人看过
导读:老人立遗嘱证明精神状态正常可以到司法鉴定部门,或者医院的相关部门进行精神鉴定,涉及到相关事项的处理和认定,老人必须在精神状态正常,且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下才可以订立遗嘱。
老人立遗嘱如何证明精神状态正常?

一、 老人立遗嘱如何证明精神状态正常?

老人立遗嘱证明精神状态正常可以事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并保留证据。 如果老人本身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身体情况正常,这时所立遗嘱,如果有人提出异议,该提出异议的一方有义务举证,老人当时可能存在神志不清的情况。 当然,遗嘱受益的一方如果出于安全起见,提前做些准备,也算更稳妥。 为证明老人神志清醒,通常可以提供立遗嘱那段时间老人医院检查证明。或通过录像、在场人见证等方式证明老人当时状态。 再想安全些,最好去公证处办理公证遗嘱

二、遗嘱能力是什么?

遗嘱为民事行为,设立人必须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依我国现行法规定,只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有设立遗嘱的行为能力即遗嘱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遗嘱能力。因此,遗嘱人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22条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遗嘱设立时为准。在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遗嘱能力的,其后虽丧失遗嘱能力,遗嘱也不因此失去效力。反之亦然。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1条中明确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以上就是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的遗嘱能力的相关认定情况,涉及到相关事项的处理上,应当严格基于法律规定的遗嘱构成要件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合法的界定,避免遗嘱在订立后不具备法律效力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遗产继承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遗产继承最新文章

遇到遗产继承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