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同居 > 事实婚姻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事实婚姻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8 · 1909人看过
导读:1、事实婚姻的男女应无配偶,有配偶则成为事实重婚。2、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3、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4、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事实婚姻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事实婚姻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事实婚姻的男女应无配偶,有配偶则成为事实重婚

事实重婚:指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只要双方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也已构成重婚。

2、事实婚姻的当事人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

男女双方是否互以配偶相待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在内容上的重要区别。因为,一切不合法的性行为,不具有婚姻的目的和共同生活的形式。

3、事实婚姻的男女双方具有公开的夫妻身份。

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又为周围的群众所公认。也就是说,不仅内在具有夫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外部形式上还应有为社会所承认的夫妻身份。这是事实婚姻与其他非婚两性关系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一切违法的两性关系和行为,均不具有夫妻的名义,群众也不会承认其为夫妻。

4、事实婚姻的当事人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

不具有法定的结婚登记要件,这是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区别的主要标志。在我国,不论当事人是否举行过结婚仪式、凡未进行结婚登记的,均不是合法婚姻。

二、事实婚姻重婚罪认定标准

关于法律不保护事实婚姻,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精神看,至少,对待事实婚姻,仍是有条件地予以承认,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在现阶段,还不能绝对说事实婚姻法律一概不予保护。

1、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婚姻。

2、《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该条款中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

因此,事实婚姻的任何一方在主观上有“明知对方或者自己已婚而继续保持事实婚姻关系的”故意的,那么即可能涉嫌构成重婚罪,对事实重婚,法律也必须予以制裁。

事实婚姻不受结婚实质要件限制。男女双方只要具有结婚的意思和永久共同生活的目的,并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即构成事实婚姻。至于是否符合结婚的条件,可以在所不问。因为结婚的实质要件只是影响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问题,并不影响事实婚姻的成立。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同居相关

  • 盗窃犯罪的特点:主体广泛,个人或团体皆可;主观上需有明确的财产损失意图和非法占有的欲望;客体限于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表现为秘密窃取大量财产或频繁作案。
    2024-09-04 1476次阅读
  • 2024.09.29 1790次阅读
  • 2025-03-15 1018次阅读
  • 2024.06.23 25508次阅读
  • 高科技犯罪活跃,非接触式手法盛行,盗窃案件严峻。犯罪团伙利用网络通信工具监控多号段,进行大规模信息攻击,手段多样且隐蔽。犯罪针对性模糊,资金流转复杂,追踪困难。犯罪活动高度智能化,常借助假冒网站实施诈骗。犯罪已演变成跨国跨区域的有组织行为,公司化、专业化明显,涉及环节众多,形成完整犯罪链条。
    2024-09-06 919次阅读
  • 2024.09.13 2123次阅读
  • 非法传销特征人员构成复杂多变,欺骗手段隐晦;案件广范导致证据收集困难;组织结构严密,职责明确。核心在于招募下线,以发展人数计酬,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利益诱惑。
    2024-08-28 953次阅读
  • 2024.02.29 1356次阅读
  • 留置权特征:1、留置权具有物权性;2、留置权具有不可分性;3、留置权具有从属性。留置权的实现方式:1、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通过折价使债权受偿。规定债权人、债务人折价,主要是为了防止留置权人自行变价从中渔利现象的发生;2、申请依法拍卖、变卖,从价款中受偿。
    2025-01-20 1101次阅读
  • 2024.03.02 2156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