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效力 > 合同法94条法定解除规定是什么?

合同法94条法定解除规定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8 · 10738人看过
导读:民法典94条法定解除规定是因为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够实现的,或者是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明确的表示或者是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的债务可以进行单方面解除。
合同法94条法定解除规定是什么?

一、民法典94条法定解除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解除情形释义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释义】本条是关于法定解除合同的规定。  法定解除,指合同生效后,没有履行或者未履行完毕前,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解除条件出现时,行使解除权而使合同关系消灭。  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表现在,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将合同解除;而约定解除是双方的法律行为,一方的行为不能导致合同解除。其联系表现在:约定解除可以对法定解除作补充。比如约定违反合同中的任何一项规定,不论程度如何,均可解除合同。

二、合同成立与生效的相关法规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断依据是承诺是否生效。

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通常合同依法成立之际,就是合同生效之时。两者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但是,《民法典》还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合同经批准、登记后即生效。

1、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2、当事人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标准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在日常生活当中,实际上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员,他们在合同签订之后是享有合同的单方面解除的权利,这必须要符合我们国家《民法典》当中94条所规定的确切的情形,只有在拥有这些情形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拥有单方面解除权利。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效力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效力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效力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