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涉嫌构成抢夺罪能不能缓刑

涉嫌构成抢夺罪能不能缓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6 · 1393人看过
导读:抢夺罪有可能判缓刑。成立抢夺罪,若不属于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在符合《刑法》规定的缓刑条件下,那么还是可能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因此,涉嫌抢夺罪,如果罪行不是很大的话,可以委托专业刑事律师助辩护,争取缓刑。
涉嫌构成抢夺罪能不能缓刑

一、成立抢夺罪能否判缓刑

适用缓刑是在维持原判刑罚效力的前提下给犯罪人以悔过自新的机会,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运用中的具体化。法律没有规定哪些罪名应该适用缓刑,哪些罪名不可以适用缓刑。不管什么罪名,只要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就可能判缓刑。抢夺罪也是如此。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由此可见,涉嫌抢夺罪,如果罪行不是很大的话,可以委托专业刑事律师助辩护,争取缓刑。

二、“抢夺公章”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我国《刑法》规定的抢夺罪,是指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财物的行为。

因公司内部纠纷“抢夺”公章、财务章的行为,并不必然触犯刑法构成“抢夺罪”的原因,在于我国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会考虑行为所造成的客观后果。

“抢夺”公章、财务章的行为造成的损失,可能是制作一套公章的客观物质损失,也可能是通过印章的公信力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

此种行为造成损失只有达到具有严重后果,才能构成刑事类违法犯罪。

如果造成的后果不严重,也就是治安处罚教育,如果公司不要求追究“抢夺者”责任时,警方也就不会再进行治安处罚。

涉嫌抢夺罪,同时情节不是很严重的话,这是有很大可能被判缓刑的。建议最好尽快委托律师来提供辩护,帮助争取缓刑。当然,一旦成功被缓刑,在考验期内也需要注意遵守有关规定,若是有故意犯罪或者违反规定,那么将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剩余刑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474次阅读
  • 抢劫罪处罚能否缓期执行需综合考虑犯罪严重性、认罪态度、是否初犯及社会影响。若情节轻微且符合条件,法院可考虑缓期执行。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者,若情节轻、真诚悔过、无再犯风险且不影响社区,可获缓期执行。
    2024-08-13 1434次阅读
  • 2024.02.24 1458次阅读
  • 365次阅读
  • 在评估涉嫌抢夺罪者是否具备取保候审资格时,我们需全方位地审视众多要素。通常来讲,若是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如涉案财物的价值不高、未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犯罪嫌疑人系初次触犯法律且认罪悔过意愿强烈等等情况下,都有望获得取保候审。然而,如果犯罪行为性质较为恶劣、犯罪嫌疑人曾有多次违法犯罪前科或存在潜在逃逸风险、可能对证人作伪证等不良行为,那么取保候审的可能性便会相应降低。
    2024-08-26 1277次阅读
  • 2024.07.01 1065次阅读
  • 355次阅读
  • 抢劫罪指未获同意公然夺取财物的行为;取保候审条件包括:可能获管制、拘役轻判者;可能判重刑但取保不致危害社会者;严重疾病或特殊身份(孕妇、哺乳期妇女)需照顾者;羁押期限已满而案未了者。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嫌疑人可申请取保候审,以利于后续司法程序。
    2024-09-02 800次阅读
  • 2024.02.29 1435次阅读
  • 466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