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继承人之间遗产纠纷可以仲裁吗?

继承人之间遗产纠纷可以仲裁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3 · 4388人看过
导读:继承人之间遗产纠纷是不可以进行仲裁处理的,这在我国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继承的遗产存在矛盾的属于不可进行仲裁处理的范围,当事人可以按照其它的司法途径,如诉讼的方式来处理相关矛盾和争议。
继承人之间遗产纠纷可以仲裁吗?

一、继承人之间遗产纠纷可以仲裁吗?

继承的遗产纠纷是不可以适用于仲裁的,根据仲裁法的规定,有两类纠纷不能仲裁:

1、行政争议不能裁决。

2、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所以,遗产继承纠纷不可以仲裁。

遗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两种,对于法定继承而言,还要特别强调一点,法定继承是不分男女的,不是只有家中的男丁具有继承权,所有的子女均具有继承权,包括已经出嫁的女子一样具有平等的继承权,这一点在农村更应该引起注意,因为在农村有“出嫁女不产于继承”的观点。同时还要注意有部分财产不能纳入遗产范围,对于不能纳入遗产范围的财产不能继承。另外,如果继承人为继承遗产而谋害被继承人或为争夺遗产而谋害其他继承人的,或是在被继承人生前对被继承人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情节的,或是采取胁迫、欺骗被继承人的方式设立遗嘱,或者伪造、篡改遗嘱的,按照法律规定均可以依法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

二、处理遗产纠纷途径有哪些?

1、自行协商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民法典为依据,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来调解纠纷,促使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现行体制内一般不会经过调解而直接诉讼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我国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遗产继承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对于相关情况的处理和认定,还需要基于是否存在遗嘱,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身份认定上进行处理,存在矛盾纠纷的,可以由继承人之间进行协商处理,无法处理的可以起诉进行判决。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的,不能申请仲裁。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以下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2024-09-06 1338次阅读
  • 2024.02.29 1752次阅读
  • 对于父亲的遗产,如果有遗嘱的,由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由受遗赠人继承。如果都没有,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继承: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024-10-30 1131次阅读
  • 2024.02.21 1941次阅读
  • 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里就有明确规定,下列纠纷不能仲裁:(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2024-08-07 1322次阅读
  • 2024.02.28 2110次阅读
  • 将遗产继承纠纷纳入仲裁范畴实属不宜,原因在于此类纠纷往往牵涉到人身权及亲情伦理的界定与处理,显得尤为特殊且复杂。在实际的法律践行过程中,对于遗产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通常是以诉讼为首选途径。仲裁制度则主要适用于各类合同纠纷以及其他涉及财产权益的争议,然而,遗产继承纠纷显然超越了这一适用范围。
    2024-09-20 961次阅读
  • 2024.02.21 1647次阅读
  • 遗产继承问题一般不在仲裁程序的范畴内,这是由于此类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应由法律直接规范的特定人身属性以及情感化的家庭伦理关系。并且,现行的相关法规已对继承问题进行了详尽且具体的阐述与阐释。相较之下,仲裁程序更倾向于受理的是在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合同纠纷或是其他物质利益方面的冲突,这与本质上带有独特性和复杂性的继承事宜并不完全兼容。
    2024-10-13 834次阅读
  • 2024.02.29 200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