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应该怎么办理

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应该怎么办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27 · 2229人看过
导读:监外执行的当事人应该由这类人员的监区进行研究,经监狱领导同意后由相关医院进行鉴定,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后进行办理。这类监狱和当事人应积极的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进行办理,保护这类人员的合法权益。
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应该怎么办理

一、监外执行的法律程序应该怎么办理

1、对需要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由所在监区(分监区)集体研究,提出意见,经监狱主管部门审核,并经主管监狱长同意,依据服刑人员的病残情况,到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做病残鉴定;

2、监狱根据病残鉴定结论,集体研究审查;

3、经研究同意办理暂予监外执行的,要确定取保人,并办理取保手续;

4、监狱将服刑人员暂予监外执行审批材料,报省监狱管理局审批。省监狱管理局暂予监外执行审批小组每月集体研究一次,有死亡危险的及时办理。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5、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由取保人带回,并及时到公安派出所报到。取保人要认真履行保证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265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监外执行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涉嫌犯罪,公安机关依法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这类罪犯需要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患有重病的不会在对社会造成威胁的,经过我国主管部门审批,这类犯罪人员可以进行治疗。一旦触碰我国的法律,对公民造成伤害的,应立即结束这类监外执行,重新回到监狱进行服刑。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刑事辩护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刑事处罚辩护相关

  • 313次阅读
  • 对于犯了罪被判刑的犯人,如果因为身体原因而不能去监狱服刑,那么就需要申请监外执行,那么监外执行是如何申请的呢对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可直接决定。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载明罪犯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依据等内容,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2024-10-22 1054次阅读
  • 2024.02.23 1405次阅读
  • 338次阅读
  • 监外执行需按程序申请,监狱或看守所初审并出具书面意见,随后逐级上报至省级或以上监狱机关及地市级以上公安,经严格审查后批准,方能实施监外执行措施。
    2024-09-04 936次阅读
  • 2024.03.01 2032次阅读
  • 388次阅读
  • 监外执行到期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对于人民法院决定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由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通知人民法院将该罪犯依法交付执行,及时收监。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
    2024-10-03 889次阅读
  • 2024.02.25 1609次阅读
  • 369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处罚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处罚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