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中止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止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06 · 2780人看过
导读:中止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在存在着一些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所导致的原因会使诉讼时效来终止进行计算,毕竟并不是权利人不想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是客观条件存在之下自己不能够行使,所以在相关情形消灭之后是需要继续计算的。
中止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中止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中止的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对于一些不可抗力,自然因素等,或者其他障碍在当代社会限制了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况,就会产生中止,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仅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则视为其自动放弃该权利,法院不得依照职权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应当受理支持其诉讼请求。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予以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两种:

(1)不可抗力。如水灾、地震、战争等;

(2)其他障碍。如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等。

我国《民法通则》第140条确认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和事由,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哪些

(1)权利人提起诉讼;

(2)权利人在诉讼外向义务人提出权利要求;

(3)义务人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义务。

在当代社会,诉讼时效不仅仅是可以进行中断,还有一种情形之下的话也是可以进行中止的,并且两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存在的含义是非常多的,中断的话,主要是当事人的一些行为所导致的,但是诉讼时效中止是由于发生一些不可抗力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所导致的。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如下:(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两种:(一)不可抗力。如水灾、地震、战争等;(二)其他障碍。
    2024-12-19 887次阅读
  • 2024.09.26 2985次阅读
  •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是:(1)不可抗力。如水灾、地震、战争等;(2)其他障碍。如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等。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如下:(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2024-12-19 1444次阅读
  • 2024.08.07 4551次阅读
  • 诉讼时效中止指的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因此,中止的事由主要有:(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2024-09-23 1075次阅读
  • 2024.08.24 8968次阅读
  • 行政诉讼法对诉讼时效的中断和中止有明确规定。当中断时,如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或权利人提起诉讼等情形,诉讼时效从该时刻或程序结束重新计算。而当中止时,如因不可抗力、继承未确定、权益人被非法控制等原因,诉讼时效在最后六个月内暂停计时,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时。
    2024-04-01 959次阅读
  • 2024.08.02 2927次阅读
  •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3、法律后果不同。
    2024-12-19 909次阅读
  • 2024.09.18 27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