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刑法中哪些罪名没有过失犯罪

刑法中哪些罪名没有过失犯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18 · 4633人看过
导读:应该说刑法中大多数的罪名都没有过失犯罪,除了现在刑法中规定的这几个过失犯罪的罪名之外,其他都属于故意犯罪,但由于刑法中的罪名多达上百个,所以我们就不一一介绍没有过失犯罪的罪名,属于过失犯罪的罪名包括交通肇事罪,失火罪等。
刑法中哪些罪名没有过失犯罪

一、刑法中哪些罪名没有过失犯罪?

大多数罪名都没有过失犯罪,我国刑法关于过失犯罪的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百一十五条 【失火罪】【过失决水罪】 【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九条 【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

第一百三十一条 【重大飞行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二条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第一百三十五条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六条 【危险物品肇事罪

第一百三十七条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八条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

第一百三十九条 【消防责任事故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

第三百二十四条 【过失损毁文物罪

第三百六十九条 【过失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

第三百七十条 【过失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

第三百九十八条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第四百三十二条 【过失泄露军事秘密罪

除了刑法中明确规定的这几个过失犯罪的罪名之外,其他的都属于故意犯罪

二、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刑法》规定,下列人员犯罪的,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处罚:

1、应当从轻处罚的人员: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6)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7)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可以从轻处罚的人员:

(1)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6)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7)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综上所述,可以构成过失犯罪的罪名是非常的有限的,如果大家想要准确的知道法律制度当中规定的这些个上百个罪名的话,也可以通过本网详细查询。但是,我们已经通过以上资料介绍了一下属于过失犯罪的罪名,剩下的这几百个故意犯罪的罪名就不介绍了。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33次阅读
  • 过失犯罪包括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决水罪、交通肇事罪、失火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等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过失犯罪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过失行为造成怎样的危害结果,都不能构成犯罪。
    2024-09-14 875次阅读
  • 2024.09.16 4841次阅读
  • 390次阅读
  • 过失犯罪广泛,涵盖致人死亡、重伤等及危害公共安全的失火、交通肇事等。它指行为人应预见行为有害而疏忽或自信能避免,终致不良后果。如交通肇事罪,违规致重伤、死或重大财产损失,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或有恶劣情节,处三至七年;逃逸致人死亡,处七年以上。各类过失犯罪构成要件与量刑各异。
    2024-08-19 1433次阅读
  • 2024.09.25 3664次阅读
  • 322次阅读
  • 过失犯罪没有犯罪中止。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而过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根本就没有犯罪的主观故意,当事人自己都没有认识或者没有预见到有可能会造成的危害结果,只有故意犯罪才有犯罪中止,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本身就小于故意犯罪。
    2024-05-01 1077次阅读
  • 2024.09.16 15733次阅读
  • 31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