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危险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是什么?

危险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3 · 2161人看过
导读:危险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是按照在共同犯罪行为当中所起到的作用来进行具体的定罪量刑处罚,比如说他在共同犯罪当中起到的作用并不是主要的,而是次要的那么相应承担责任的时候就应当要少一点,否则的话,按照主犯来处罚力度肯定是非常大的。
危险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是什么?

一、危险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是什么?

危险犯的帮助犯的量刑规则是应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至于对实施了多种帮助行为的人能否以主犯论处,还值得研究。

1、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按照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从犯刑事责任原则的具体适用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我国刑法对从犯采取必减主义。即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不是“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对从犯予以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应综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质、对犯罪结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体情形具体确定。

2、胁从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

对于胁从犯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至于对具体案件中的胁从犯是适用减轻处罚还是适用免除处罚,应根据犯罪人受胁迫的程度、被胁迫所实施的犯罪的性质以及其行为对危害结果所起的作用的大小等情况决定。一般而言,胁从犯在受到损害生命权的威胁之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免除其刑事责任,因为生命权是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之外最为重要的权利,这里的生命权包括胁从犯本人及其他人的生命权。

二、帮助犯应具有什么心理状态

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相对于实行犯而言,指在他人产生犯罪决意之后,以心理支持、物质帮助等方式故意帮助他人实施犯罪,或为他人实施犯罪创造便利条件,而自己不直接实行犯罪。帮助犯应具有双重心理状态:

其一,必须认识到实行犯所实行的是犯罪行为及这种犯罪行为将要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必须认识到以自己的帮助行为能为实行犯实施和完成犯罪创造便利条件。

其二,希望或者放任通过自己的帮助行为,实行犯能够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帮助故意是帮助犯的主观恶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帮助犯承担责任的主观基础。行为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在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予以帮助,“认识到正犯之行为由于自己之行为而容易实施或助其结果之发生”。帮助犯的刑事责任限于和正犯具有共同故意的犯罪事实内,对于正犯实施的超出共同故意范围内的犯罪事实,帮助犯不负刑事责任。

现在社会我们国家在对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的时候,会通常发现有一些犯罪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人做实施的,而是一个团伙或者说多人来进行犯罪,那么此时,对于帮助犯和其他的同伴来进行处罚的时候,需要正确的来认定他在共同犯罪行为当中所发挥到的具体作用。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犯罪辩护相关

  • 371次阅读
  • 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第3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是否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至50%;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2024-05-08 1242次阅读
  • 2024.08.31 4546次阅读
  • 462次阅读
  • 法律探讨:关于帮助犯的量刑。法庭在裁定协助犯罪者的刑罚时,需综合考虑其犯罪程度、性格特质及改善趋势。会查阅历史记录、考虑前科、教育背景等因素,进行心理学测试并听取社区意见。若诚心悔改并积极配合,可能宽大处理;若罪行严重或多次犯错,可能采取严厉措施如入狱、罚金或强制隔离,以维护社会安定。
    2024-09-03 1027次阅读
  • 2024.09.01 44911次阅读
  • 424次阅读
  • 在决定怎么处罚一个帮助犯时,法院不仅要看他犯的罪行有多严重,还得想想他这个人怎么样,以及他以后会不会变好。法院会查他的过去,看他有没有前科,再看看他的学历、工作和社会关系。还会给他做个心理测试,再听听社区对他的看法。如果这个人愿意配合调查,还积极参加改造,比如去做心理咨询、职业培训什么的,并且真心后悔,法院可能会对他宽容一点。
    2024-09-08 1031次阅读
  • 2024.09.20 1482次阅读
  • 347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犯罪辩护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犯罪辩护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