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经营 > 经营管理 > 分公司能不能代表总公司签合同?

分公司能不能代表总公司签合同?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4 · 20012人看过
导读:分公司不能代表总公司签合同,除非分公司已经得到了总公司的授权。这是由于分公司并没有独立的资产,故此对于民事主体而言,在与分公司签署合同之前,需要确定该分公司是否已经获得了签署此类合同的权利,对于任何总公司并没有授权的合同,即使与分公司签署之后,也有可能并不会有效。
分公司能不能代表总公司签合同?

一、分公司能不能代表总公司签合同?

分公司不能代表总公司签合同设立分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地、更方便地开展经营业务,分公司可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业务,当然也包括了签订合同这样重大、不可或缺的环节。分公司在签订合同时,只要加盖分公司的印章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每个合同都要到总公司加盖总公司的印章。对于与分公司开展业务的公司或个人来说,也没有必要必须要求分公司在合同上去加盖总公司的印章。只要审查总公司对分公司的授权委托书,以及其登记的营业执照,就能明白总公司授予了分公司哪些业务范围,分公司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所签订的合同就是有效的。

二、分公司签订的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

如果合同相对方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分公司有代理权的,则合同为有效,此时适用《合同法表见代理制度。《合同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合同法第四十九条所称“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情形主要包括:

(一)被代理人明知行为人以其名义订立合同而不否认的;

(二)被代理入的高层管理人员从事与其职责相关的民事活动的;

(三)行为人持有被代理人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名章或单位印章和单位介绍信订立合同的;

(四)被代理人授权范围不明的;

(五)代理权被终止或者被限制,但被代理人未及时通知相对人的。”

如果分公司超出本公司授权范围与相对人签订保证合同的,保证合同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保证合同无效。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根据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处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法人书面授权提供保证的,如果法人的书面授权范围不明,法人的分支机构应当对保证合同约定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不足以承担保证责任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提供的保证无效后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由分支机构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企业法人有过错的,按照担保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三、分公司和总公司之间的区别

1、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总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分公司是法人的派出机构,不能独立地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2、分公司经营所得属于总公司,而不属于分公司自有。

3、分公司对外所欠债务和法律责任也归属于总公司,不能自行独立承担责任,所发生的债权债务风险应当由总公司承担。

4、分公司可以在总公司的授权范围内以自已的名义开展业务活动,或代表公司进行诉讼。这是分公司和总公司内部职能部门的区别。

总公司在成立之后,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故此可以自由与其他主体签署合同。但是分公司并没有独立的法人身份,并且分公司是依附于总公司而存在的,故此若是总公司并不许可,其签署的合同就不会产生司法效力。所以在与分公司签合同之前需要了解相关情况。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公司经营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经营管理相关

  • 477次阅读
  • 根据法律法规,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与民事活动,其职务行为视为法人行为。通常,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总经理等担任,具体规定依据公司章程或相关法律文件。
    2024-09-18 983次阅读
  • 417次阅读
  • 表见代表与表见代理的区别主要在于法律关系主体和权限基础。 表见代表多与法人制度相关,涉及法人或组织的合法授权代表和负责人。 而表见代理则常见于自然人的代理活动中。 权限基础方面,表见代表关注法人或组织的代表权,而表见代理则侧重于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的权力范围。
    2024-09-06 1449次阅读
  • 1456次阅读
  • 若企业法定代表人私自动用公款,将严重违反我国法律,扰乱公共财政秩序。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构成职务侵占罪;若用于个人经营,超过三个月未还,则构成挪用资金罪。这些行为都损害了企业的利益,破坏了社会的经济秩序,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企业法定代表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财产权益,保障社会的经济稳定。
    2024-09-06 1097次阅读
  • 415次阅读
  • 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其法人代表可能面临多种法律后果。首先,需配合调查、接受询问并提交财务报表。其次,可能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甚至禁止出境。若涉及违法行为,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因此,法人代表应积极履行义务,避免法律风险。
    2024-09-18 1459次阅读
  • 350次阅读
  • 分公司通常不承担总公司的债务,总公司债务原则上由总公司自身清偿。分公司作为内部分支机构,无义务负担公司债权债务,责任由总公司承担。若分公司涉及民事责任,先由自有财产承担,不足部分由法人承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09-05 102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经营管理最新文章

遇到经营管理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