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

签订的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8.11 · 16855人看过
导读:从《民法典》当中的规定来看,若是订立的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对一方利益有较大损害的话,此时合同当事人是可以申请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而之前履行合同取得的财产,同时也是能够要求对方予以返还。
{ArticleTitle}

一、合同显失公平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的时候有明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是可以申请撤销合同的,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可以要求返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五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哪些情形不是显失公平

所谓合同中显失公平是一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而下列情形就不构成显失公平:

1、获利方不了解对方情况,主观上无恶意。

2、获利方出于善意,如一方履行了忠告义务,向对方说明了不公平条件的存在,且对方有机会理解或合理选择合同条件

3、获利方出于过失行为。对对受损失提出的不公平条件因过失未予审慎认知。

4、显失公平的后果系因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所致。

在认定显失公平时强调获利人的主观故意,一方面约束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法院不能仅凭结果的显失公平而轻易地变更或撤销合同,另一方面,由提出变更,撤销之诉的一方对程序性显失公平免举证责任。减少了当事人滥用显失公平原则的可能性。

在显失公平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并不对等,并且不对等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这就违反了公平合理原则的要求。《民法典》中有规定,对于这样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但是合同究竟是否显失公平,还需要结合规定的要件加以判断。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 显失公平是指不具备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原因,但行为人单方面获取暴利,依照行为当时的情形,社会公认为重大不公平的行为。显失公平行为违反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
    2024-09-08 886次阅读
  • 2024.08.31 3659次阅读
  •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合同可诉请法院撤销,即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据此定义,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一方是否利用其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主观上的要件); 2、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明显不公平(客观要件)。
    2024-10-15 1057次阅读
  • 2024.09.13 6009次阅读
  •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合同可诉请法院撤销,即显失公平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据此定义,显失公平的构成要件包括:1、一方是否利用其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主观上的要件);2、双方权利义务是否明显不公平(客观要件)。
    2024-10-15 839次阅读
  • 2024.08.16 3607次阅读
  • 我国现行法律中对显失公平原则作出规定的有《民法典》,虽然不是很明确也不是很完善,但大体上还是能得出一个轮廓的。《民法典》规定,对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
    2024-12-19 1100次阅读
  • 2024.08.10 6329次阅读
  • 工作失误导致的公平性问题,若合同价格误标且明显不公或严重失误,可依法撤销;非明显不公则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生效后,如遇非商业风险导致履行不公,受影响方有权要求重新商议。确保合同公平性,需双方积极沟通并遵守法律法规。
    2024-10-20 941次阅读
  • 2024.08.24 7205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合同纠纷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