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能否中断吗?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能否中断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8 · 20525人看过
导读: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不能进行中断,只有时效延长的规定。所谓诉讼时效中断是指有法定事由发生时,此前已计算的时效期间全归无效,待中断事由消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能否中断吗?

一、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能否中断吗?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不能进行中断,只有时效延长的规定。

行政诉讼时效民事诉讼时效有个重要的区别是,民事诉讼时效有中断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没有,仅有时效延长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期间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正因为行政诉讼没有时效中断的规定,所以当事人在对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后的信访是不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或延长的。行政诉讼时效的开始仍是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或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计算。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诉讼是否有时效要求?

行政诉讼则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超过了法定的时效,那么即使法院受理了、具体行政违法,起诉人也无法胜诉

1、普通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6个月。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

2、特殊诉讼时效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森林法)。

3、最长诉讼时效

(1)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为2年。

(2)是行政相对人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涉及不动产的为20年,其他的5年。

三、行政诉讼时效有以下几种规定:

第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起诉期间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五,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六,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

综合上面所说的,行政诉讼一般都是有诉讼时效的,但是行政诉讼的时效不同于民事诉讼,此情况一般是不能因为其它的事宜而进行中断,如果超出了法律诉讼的时效,那么法院就不会再进行处理的,从而也失去了胜诉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情况所处理的方法就会不一样。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行政类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行政诉讼相关

  • 327次阅读
  •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如下:(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断诉讼的情形。中断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2024-09-30 1225次阅读
  • 2024.09.07 2461次阅读
  • 491次阅读
  •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中断情形如下:(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断诉讼的情形。中断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2024-12-19 1272次阅读
  • 2024.09.08 4832次阅读
  • 361次阅读
  • 行政诉讼期限不适用中断,不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09-05 1075次阅读
  • 2024.09.18 2288次阅读
  • 34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行政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行政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