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财产分割 > 离婚案件中放弃财产分割意味着不能分割财产吗?

离婚案件中放弃财产分割意味着不能分割财产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9.05 · 4458人看过
导读:离婚案件中放弃财产分割意味着不能分割财产,一般离婚诉讼中法院会询问财产分割意见,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也可以先判决离婚,以后再谈财产问题,可以在判决后两年内提起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的诉讼。离婚诉讼中法院采取的是“不告不理”原则,原告起诉书没有提,法院不会判。

{ArticleTitle}

一、离婚案件中放弃财产分割意味着不能分割财产吗?

离婚案件中放弃财产分割意味着不能分割财产,一般离婚诉讼中法院会询问财产分割意见,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也可以先判决离婚,以后再谈财产问题,可以在判决后两年内提起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诉讼。离婚诉讼中法院采取的是“不告不理”原则,原告起诉书没有提,法院不会判。

在认定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公司股权时,既要考虑股权权能的综合性,使之有别于有形财产的分割,又要考虑到其他有限责任股东及公司的利益。对于夫妻一方婚前取得的股权,婚前取得股权婚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股息红利和婚后以个人财产出资取得的股权,应认定为个人财产,离婚时归所有权人;夫妻双方婚后以共同财产出资而取得的股权以及在约定财产制下将个人的婚前股权财产约定为共有的,属于共同财产,离婚时要依法分割。由于《公司法》对股权的流转有诸多的限制性规定,需要根据股权记载形式的差异分别作以下处理:①以夫妻一方的名义所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证明书,是证据证券。它是证明股东出资和享有股权的凭证,既不能公开发行,也不能上市流通。根据《公司法》第35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转让股权实质上是出资的转让,并且受到一定的限制。具体到以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出资所得的股权的分割,即为出资证明书的夫妻一方向非股东的另一方转让出资的运作过程。如果该行为取得全体股东的过半数同意,并且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的,那么夫妻中的另一方可以依法受让部分出资,享有股权。公司将其姓名、住所以及受让出资的数额记载于股东名册。如该行为未取得全体股东的过半数同意,由不同意转让的股东购买该部分出资,而后夫妻中的另一方对转让出资所得享有所有权。②以夫妻一方名义所持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不记名股票,是证权证券。由于该种股票并不记载有股东姓名,转让时受限制较小,只须在证券交易所交付股票即可完成股权的转让。

二、夫妻共同财产中知识产权财产权益的认定和分割

在认定与分割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益时,由于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性和财产性,因此,一般认为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内容只能属于作者或发明创造者,只有其中的财产权可以继承、转让、赠与。新《婚姻法》第17条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知识产权的收益”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该规定的不足之处是只强调了“知识产权的收益”所得时间,却忽略了“知识产权”的取得时间。于是,就有可能出现两种不公平的现象:一是一方婚前取得的知识产权,婚后获得收益则归夫妻共同所有;二是一方婚后创作或者创造并取得的知识产权,离婚后获得收益却不只归一方所有。显然,在前一种情况下,对取得知识产权的一方不利;在后一种情况下,对取得知识产权的配偶对方不公。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二条又特别对知识产权的收益作出了界定,将其规定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在审判实践中实际取得的财产收益较好确定,但对已经明确取得的收益不好掌握。知识产权的特点决定了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如果仅仅将明确取得的收益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可能忽略了知识产权财产收益中的绝大部分。因此,在分割知识产权的实际取得和可明确取得的收益的同时,还应当对将来不确定收益的分配,在当事人之间划出一定的比例。

离婚案件在现实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若是民事主体之间已经协商达成一致,那么在离婚案件中放弃财产分割就意味着日后不能再提出分割财产的请求,但是若是发现一方在离婚时有隐瞒或者是欺诈的情形除外,此时提出财产分割请求,需要提交相关的证据。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财产分割相关

  • 离婚诉讼中,被告若要求财产分割,须经原、被告协商或法院裁定。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配。但若有法定过错证据,过错方可能被法院裁定少分财产。双方应充分协商,或根据法院对涉案财产实际情况的裁定,确保财产分割的公正合理。
    2024-09-17 894次阅读
  • 2024.09.09 9620次阅读
  • 就是被继承人离世以后,他的财产会有继承人继承,即财产继承人。财产继承人是继受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财产的继承人。财产继承的种类可分为四类:1、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2、有限继承与无限继承。3、共同继承与单独继承。4、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
    2024-10-12 1125次阅读
  • 2024.02.25 1411次阅读
  • 民事诉讼中,为保障判决执行和当事人权益,依申请或职权,法院会对案件相关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保护措施。防止被告转移隐藏财产,保障原告胜诉后实现权益。如债务纠纷中,原告担心被告转移财产,有权向法院申请诉讼财产保全。
    2024-10-06 1124次阅读
  • 2024.09.01 3983次阅读
  • 离婚不是分居就能自动实现,需依法申请和裁判。分居只是夫妻关系严重问题的表征,并非离婚直接指标。《民法典》规定,离婚需先调解,感情确已破裂方可批准。导致离婚的情形包括重婚、家暴、赌博吸毒等恶习、分居两年以上等,但分居本身不必然导致离婚,需综合因素及法定程序定夺。
    2024-08-13 1301次阅读
  • 2024.08.15 8787次阅读
  • 诉讼财产保全乃是在民事诉讼实践中,为确保未来生效判决能得以顺利执行,抑或是防止案件当事人之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之财产以及涉案标的施加一种限制处分的强制性措施。简而言之,其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任何一方在诉讼过程中擅自转移、隐匿或损毁财产,从而确保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得以充分实现。例如,在债务纠纷案件中,债权人可能会担忧债务人在诉讼期间通过出售房产等方式来规避债务责任,此时便可向法院提出诉讼财产保全申请。
    2024-10-26 1204次阅读
  • 2024.03.04 1646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财产分割最新文章

遇到财产分割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