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签合同被忽悠了可以退款吗

签合同被忽悠了可以退款吗

时间:2024.05.18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纠纷 阅读:1488人
律师解答:
可以。
律师解析:
可以。
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了,就可以要求退款
但是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当事人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对于共有部位,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的约定确定权益归属,没有约定的归属卖方所有;二、车位、车库、游泳池、架空层等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收益权归卖方所有;三、本项目内任......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出租方(甲方):承租方(乙方):甲、乙双方于__年__月__日签署__《房屋租赁合同》,双方至目前为止履行情况良好。由于乙方___规划原因,要求终止原《房屋租赁合同》,经......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从法律上讲,如果在解除时,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而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可以不承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2、后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

    播放量:949 2022-06-08
  • 购房合同可以办理租赁证吗

    徐昌兴律师

    购房合同不能办理租赁证,办理租赁证需要房产证。一、《房屋租赁证》需要到市房产局办理。二、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流程是:(一)租赁双方当事人填写租赁合同;(二)租赁双方当事人必交要件有。

    播放量:868 2022-06-08
  • 可变更与可撤销合同有什么不同吗

    屈泉芳律师

    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变更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1、条件不同。2、引起的原因不同。3、有权主张的人不同。4、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

    播放量:593 2022-06-07
吴中律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吴中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专注于婚姻继承领域、劳动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及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过程中处理过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咨询该律师
  • 介绍人干活没拿到钱有没有责任

    1397人阅读

    介绍人干活没拿到钱是否有责任需具体分析。若与雇主有明确委托关系且完成介绍工作,雇主未按约支付报酬,介绍人有权要求支付,可通过打官司维权;若只是口头帮忙介绍,未明确报酬及支付方式,且介绍人未干活,则难主张报酬,无“责任”一说。总之,要依双方约定和实际情况判断。

  • 培训机构不给退款怎么办

    1076人阅读

    遇到培训机构不给退款的情况,可凭相关法律维权。先查看签订的合同,明确退款权利义务,若合同有约定可据此要求退款;若无或不清晰,可协商并留存记录。协商无果可向消协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还可仲裁或诉讼。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

  • 未按合同履行属于合同诈骗吗

    1116人阅读

    未能完全落实合约义务不一定是合同欺诈。合同欺诈是以非法目的为主导,用虚构或隐匿等手法谋取非法财富。因客观因素无法实现合同承诺且无非法占有意图属违约;若事先有欺骗心、无履约诚意和能力且想获取非法财富可能构成欺诈。判断需考量多因素,遇此类情况应搜集证据应对。

  • 中介骗人承担什么责任

    1741人阅读

    中介若骗人需承担责任,包括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有明确合同约定却违反约定欺骗当事人,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若欺骗造成当事人人身或财产损失则构成侵权,需承担侵权责任。责任形式与范围依具体行为和后果确定,双方对责任有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