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人阅读
具体案件性质对是否签字起关键作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结案后常需去派出所签字确认处理结果,如收到退还涉案财物时签字保障权益;治安案件调解结案当事人签字认可协议,避免后续纠纷。但案件与自身关联小、执法程序完毕且无附带程序时通常无需签字。是否签字需依具体办理情况和执法程序综合判断。
1596人阅读
法院执行拘留关键看被执行人行为是否契合法定情形,而非单纯取决于支付金额。若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如隐匿、转移已查封财产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法院依相关法律有权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拘留旨在维护司法权威与法律严肃性,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与金钱数额无直接关联,达法定标准才会被拘留。
1580人阅读
我国申请执行期限为二年。执行案超过两年,有两种情况:若期间出现执行时效中断(如申请执行人提申请、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或中止(如不可抗力)情形,可继续申请执行;若无此类事由,被执行人提出时效抗辩,法院审查后将裁定不予执行,若其未提,法院不主动适用时效规定,仍可执行,超两年也可尝试申请。
1654人阅读
判决书未明确追缴金额属瑕疵状况。首先要查看事实认定及证据,看能否推断金额计算依据,如违法所得、侵权获利计算标准等。刑事案件追缴常与财物价值有关,需结合财务审计报告等证据;民事案件如不当得利追缴则依得利证据。若仍无法确定,可上诉或申请再审,以维护公正和当事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