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程款纠纷精选解答 > 甲方不给包工头钱该怎么办

甲方不给包工头钱该怎么办

时间:2024.05.31 标签: 建设工程纠纷 工程款纠纷 阅读:1448人
律师解析:
甲方(发包方或建设单位)已经与乙方(施工方或施工项目部)结清工程费用,而乙方却不与其转包的对象(包括包工头)进行结算,对此,如果涉及农民工工资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即使是涉及工程款的,也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介入进行调解。涉及农民工工资时,根据法律特别规定:农民工可以以包工头(转包人)、施工项目部(违法分包人),建设单位(发包人)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最高法《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
1、实际施工人以转包人、违法分包人为被告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2、实际施工人以发包人为被告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转包人或者违法分包人为本案当事人。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建筑公司挂靠费用是按照工程收入的点数收取,一般是5%到13%,具体多少可以自行协商;代征的税款一般是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5.5%左右;管理......

工地欠材料款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

工程款未结算的,以合同约定的工程价款为诉讼金额进行起诉。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防止拖欠工程款

    郑晓龙律师

    为了防止拖欠工程款,应当严把合同关,有关工程款支付的条款应尽量细化,1、工程款支付时间应明确。2、逾期支付的法律后果应具体。3、工程结算款支付与分部分项工程或施工人承包工程竣工挂钩。

    播放量:1016 2022-06-07
  • 工程款拖欠起诉状怎么写有效

    郑晓龙律师

    当事人是公民,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及职位、住址、电话号码。当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写明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单位电话号码、邮政编码。

    播放量:1413 2022-06-07
  • 建筑工程款拖欠可以起诉解决吗

    郑晓龙律师

    可以。我们知道,工程款拖欠是建设施工合同中常有的纠纷,令许多施工方感到头痛,如果双方能够协商解决的,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协商解决不了可以向法院起诉,拖欠工程款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中的一种。

    播放量:1451 2022-06-07
栾瑞轩律师

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

栾瑞轩律师对法律问题的理解全面、务实、透彻,在民商事诉讼方面以当事人的权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为出发点,注重诉讼主体、法律关系的审查,注重穷尽证据和穷尽法律适用,通过程序与实体并重,力求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能够从实际法律效果出发,运用灵活的诉讼和非诉方法实现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

咨询该律师
  • 欠材料款要起诉他怎么起诉

    1145人阅读

    起诉欠材料款一方,首先要准备齐全合同、送货单、对账单等相关证据。接着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身份信息、诉讼请求(含欠款金额、利息等)及事实理由。随后将起诉状和证据材料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时按规定缴纳诉讼费,之后等法院传票与后续开庭安排,同时要注意三年诉讼时效。

  • 欠私人工程款一万块会坐牢吗

    1131人阅读

    单纯欠私人工程款一万元属民事纠纷,通常不会坐牢。但以欺骗手段获取工程款后拒不支付或有能力却恶意逃避,可能触犯相关罪名。民事范畴内债权人有权起诉,法院判决后不执行可能遭司法拘留。建议主动与债权人沟通,制定还款计划,避免纠纷恶化,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 工程被迫终止如何结算

    1646人阅读

    工程被迫终止时,结算工作依合同约定开展。有明确规定则按合同条款执行,包括合格已完工程价款支付、不合格部分协商处理,以及已购材料设备费用妥善处置。停工损失按双方过错分担,非承包人原因导致停工,其有权索赔。结算要综合合同与法律规定,确保公平合理,保障各方权益。

  • 无合同拖欠工程款咋办

    1284人阅读

    遭遇无合同却被拖欠工程款,可采取以下措施:先固定证据,如工程进度记录、验收报告、往来邮件、聊天记录等,证明工程完工及欠款事实。接着积极协商还款并留存协商证据,若协商无果,向工程所在地法院起诉,起诉前准备好证据并按法定程序操作。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及时行动才能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