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公司经营纠纷精选解答 >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哪些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哪些

时间:2024.05.23 标签: 公司经营 公司经营纠纷 阅读:1450人
律师解析:
按照新条例相关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一是年销售额标准,即工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的为一般纳税人,低于该标准的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二是会计核算标准,即低于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只要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含本数,下同)的;
(二)除上条
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具体可以由双方当事人签订一份股权转让的协议书,并且由公司召开股东会进行股东会决议即可。挂名股东,是指一方与他方约定,同意仅以其名义参加设立公司,实际上并不出资,公司注册资......

具体方法是:一、可以通过召开股东会,经过股东会决议来退出挂名监事;二、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挂名监事自己辞职。但是因为监事辞职导致监事人数少于法律规定人数,则在新监事任......

个体户不注销不会罚款,不涉及罚款多少的问题。但个体工商户不再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一年之后,未办理注销登记、未按时进行年检的,会被工商管理部门吊销公......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商标侵权如何处罚

    彭彦林律师

    1、责令停止侵权,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2、处以罚款,商标侵权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播放量:828 2022-06-09
  • 要如何防范债务企业逃债

    聂晓东律师

    防范债务公司逃债,首先,了解对方企业的资信,调查对方企业的工商登记资料;其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最后,实时监督、了解企业履行合同义务情况,尽可能的规避各类风险。

    播放量:1299 2022-06-07
  • 公司倒闭工人能得到补偿吗

    沈阳律师

    公司要倒闭了员工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该按照一定标准一次性支付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

    播放量:984 2022-06-07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中企云链云信融资到期谁还款

    1316人阅读

    中企云链的云信融资到期,一般由核心企业还款,因其与供应商等有实际交易和资金往来。若融资企业未按时还款,核心企业需依约履行还款义务,以保障相关方权益。这基于业务模式和法律约定,以核心企业信用和资金实力提供融资保障。不过,还款责任和流程会因业务模式、合同细节、法规不同而有差别,操作中遇纠纷应咨询专业律师。

  • 个人打官司可以执行他的公司吗

    1796人阅读

    个人打官司执行名下公司财产需满足特定条件。若个人为股东且存在出资不实或滥用法人独立地位等情况,债权人可申请执行公司财产。要区分个人与公司财产,若能证明二者混同(如财务报表显示资金往来混乱)可打破“有限责任”原则执行公司财产,执行需依法依规保障各方权益。

  • 个人赌资超过多少可以起诉公司

    1531人阅读

    在中国赌博为违法活动,不受法律保护。公司若组织赌博属刑事控告范畴而非民事起诉。员工间赌博公司有管理责任但不能起诉处理,公司参与经营赌博业务公民应向公安机关报案,这涉及刑事司法程序,总之不要起诉解决赌博问题,应向执法机关举报。

  • 法人转给别人了还需要承担责任

    1295人阅读

    法人转让后,原则上原法人不对转让后的法人行为负责。法人变更包括合并、分立、转让等情况,转让时依法办好相关登记手续,原法人和新法人责任划分清晰,新法人承接权利义务及债务。但转让中若有恶意串通等违法违规致第三方受损,原法人可能担责。总之,合法转让可避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