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被告人是否能够获得减刑,这取决于其在服刑期间的具体表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被判有期徒刑的被告人如能积极配合并踏实接受司法机构所提供的教育和改造,以及在有重大立功行为或者明显悔过表现之时,才有可能获得减刑。
不是精神病人犯罪就不处罚。具体情况是: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处罚。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要处罚。三、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是精神病人犯罪就不判刑。具体情况是: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判刑。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要判刑。三、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不是精神病人犯罪就不处罚。具体情况是:一、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不处罚。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要处罚。三、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