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公司债务精选解答 > 公司贷款股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公司贷款股东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时间:2024.10.25 标签: 债权债务 公司债务 阅读:1411人
律师解析:
企业贷款还不上,股东是否承担责任,首先是要看企业的性质,如果企业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出资的份额承担有限责任,如果股东已经按股东协议全部出资全部出资到位,那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经营亏损资不抵债股东也没有清偿的义务。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规避公司转让债务债权的方法就是弄明白其所存在的债权债务。1.股东欠标的公司借款的债务。处理的办法是事先作出承诺,并在结算转让价款时一并偿还。2.与原股东相关的或然债务风险......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公司借钱不还的方法:进入诉讼程序,用法律武器追债,起诉前申请冻结对方资产。用债务人的担保或抵押财产来解决债务,抵押追债是债权人藉以催追债务的万全之策。在发生借贷关系时,事......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企业债务计算应当组织清算公司财产。公司财产在支付清算费、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的补偿金、缴纳税款后再清偿公司债务。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等于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乘以......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企业债务重组有哪些方式

    敬雯婧律师

    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以资产清偿债务2.债务转为资本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4.第四种方式就是上述三种方式的组合,比如将一部分债务用资产清偿,另一部分转为资本。

    播放量:965 2022-06-08
  • 债务重组的特征有哪些

    郑晓龙律师

    债务重组的特征:1、财务经营状况相对不佳的公司较多,产业相对集中。2、多涉及关联方,甚至有政府介入,非帐面的重组损益巨大。3、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规范。

    播放量:854 2022-06-07
  • 代位权行使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呢

    谢俊生律师

    1、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2、债权人的债权就代位权行使的结果有优先受偿权利。3、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等等。

    播放量:1310 2022-06-07
李超律师

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

李超律师,拥有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良好的道德品行。主要从事民商事、刑事诉讼案件和企业风险防控。 李超律师办案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思路严谨独特,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侧重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凭借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诉讼技巧,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有效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都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剖析案件的核心,抓住问题细枝末节,运用法律方法尽其所能。其执业理念和宗旨是:以专业解决纠纷,以诚信期许未来。

咨询该律师
  • 合伙人分割债务需要什么手续

    1522人阅读

    合伙人分割债务,需达成书面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字确认可明确债务份额与责任。涉及对外债务要及时通知债权人,保障其知情权。履行过程中各合伙人须依约承担义务,违约将被追究责任。此外,对债务分割协议进行公证,可增强其公信力、执行力,减少纠纷,有效保障各方权益。

  • 俩个人合伙做生意欠债了能债务分割吗

    1881人阅读

    合伙做生意欠债可进行债务分割,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向任一合伙人要求偿还全部债务。合伙人内部可约定债务分割方式,有明确约定则按约执行,无约定或不明则连带清偿,清偿后可追偿。债务分割要合法有效,不能损害债权人利益,还应保存好合伙协议、债务凭证等文件。

  • 公司债务股东是按认缴比例负责吗

    1847人阅读

    一般公司债务股东并非按认缴比例简单负责。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通常以认缴出资额为限担责,实缴后在认缴范围内负责。若有未足额出资等行为,需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若股东滥用地位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则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公司债权债务如何进行分割协议

    1844人阅读

    公司债权债务分割协议要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涉及债权债务清单、归属承担、转移条件程序、违约责任及公证见证等。依《民法典》,协议订立应遵循自愿等原则。详列清单可防纠纷,明确归属承担能保障权益,规定转移条件程序确保合法稳定,注明违约责任提供履行保障,公证见证可增强效力、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