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赔偿精选解答 > 网络诈骗炒股能追回来吗

网络诈骗炒股能追回来吗

时间:2024.05.06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赔偿 阅读:1345人
律师解析:
看具体情况。一般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也只能将犯罪分子抓获,很难找回被骗的钱。如果说诈骗犯还没有把钱转走,是比较容易转回来的,如果说犯罪分子已经把钱转走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看具体情况。一般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也只能将犯罪分子抓获,很难找回被骗的钱。如果说诈骗犯还没有把钱转走,是比较容易转回来的,如果说犯罪分子已经把钱转走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

李勇律师
李勇律师
13935231785
咨询我

看具体情况。一般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也只能将犯罪分子抓获,很难找回被骗的钱。如果说诈骗犯还没有把钱转走,是比较容易转回来的,如果说犯罪分子已经把钱转走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

李勇律师
李勇律师
13935231785
咨询我

如果没有能力赔偿的,可以当事人之间先协商好赔偿的数额,签好赔偿协议,待被告人有赔偿能力之后,再行赔偿。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李勇律师
李勇律师
13935231785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杀人犯家属需要赔偿吗

    覃程律师

    1、如果杀人犯是未成年人,其监护人需要共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承担民事赔偿,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减轻或从轻处罚。2、如果杀人犯是成年人并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亲属没有法定的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可以替自愿主动帮其承担民事赔偿,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减轻或从轻处罚。

    播放量:951 2022-06-09
  • 砍伤人坐牢还用赔偿的吗

    胡静律师

    需要赔偿。根据法律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赔偿,提起公诉的时候被害人、近亲属或者代理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交通费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

    播放量:1303 2022-06-07
  • 怎样才能够刑事和解

    杨少宁律师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2、被害人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3、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符合有关法律规定;4、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5、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播放量:1347 2022-06-07
李勇律师

山西韵森律师事务所

以独特的法律思维,洞悉案件的事实。以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和法权利。 李勇律师成为职业律师以来一直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职业理念,及时、高效的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现担任山西韵森律师事务所 主任 执业以来,因独特的法律思维,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态度,为多家企业单位担任常年法律顾问,受到当事人好评和当地律师协会推荐,成为大同市电台新闻综合频道的特邀律师,每周四在“法律伴你行”栏目为广大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咨询该律师
  • 轻伤二级一般赔多少钱不谅解

    1243人阅读

    轻伤二级若未获谅解,赔偿无固定标准。主要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营养费和交通费,分别依实际治疗花费、护理人员收入及期限、伤者收入与误工时间、当地一般水平及实际情况计算。此外,还需考虑加害方过错程度、责任承担能力等案件具体情况。司法实践中赔偿金额不定,协商不成将由法院综合判定。

  •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几百块拒不赔偿怎么办

    1483人阅读

    当有人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达几百元触犯治安管理规定,若对方不赔偿,受损方应先精心收集证据,如拍摄损坏照片、进行价值评估等,接着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妥善处理,可能对行为人给予治安处罚。受损方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提交证据并承担诉讼费,胜诉后由对方承担,要及时维权。

  • 民事诉讼法院判了没钱赔怎么办

    1012人阅读

    民事诉讼法院判定对方没钱赔偿时,可采取系列措施:积极申请法院全面调查被执行人财产,含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发现可执行财产立即申请执行;申请将其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若有工资收入,法院可扣留提取;要求定期报告财产,追究隐匿转移财产行为责任;无财产可执行也可待有财产时恢复执行。

  • 员工故意不签合同索赔构成犯罪吗

    1304人阅读

    一般情况下,员工蓄意不签合同并索赔不构成犯罪。用人单位自用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员工故意不签,单位可合法维权,多属民事纠纷。但员工若有欺诈、胁迫等恶意行为致单位重大损失,可能触犯刑法,具体要依实际情况判断,不能一概而论,满足特定条件才涉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