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纠纷精选解答 > 工伤死亡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工伤死亡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时间:2024.05.31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纠纷 阅读:1364人
律师解析:
工伤死亡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安全事故包括对人身的损害、财产设备的损失和环境的破坏,企业社会经济的损失等等。工伤事故专指人员的伤亡。所以,两者的区别是,安全事故涉及的范围广,工伤事故只针对人。......

《工伤保险条例》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都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发生工伤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没有法律依据,不会得到支持。一般发生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包括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裁员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企业不得对特定劳动者进行裁员: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未经检查或疑似职业病者;已确诊职业病或因工致残丧失能力者;病假或非工伤疗养员工;孕期、哺乳期女性;在本单位服务满15年距退休5年内的员工。此外,如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不得擅自裁员。

    浏览量:1090 2024-07-03
  • 劳动仲裁调解会电话通知录音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政府职能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协同工作和电话通讯解决争端,一般不主动录音,除非特殊情况。录音并非改变事实的工具,仅作为纠风调解等活动中的证据保障,确保事实真实性。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参与并可能记录电话对话,旨在预防事后事实被篡改,维护公正。

    浏览量:1402 2024-07-03
  • 超龄劳动者非法用工伤亡,法律咋适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单位形成劳务关系,丧失劳动法主体资格,工伤或职业病保障适用劳动法的规定失效。非法用工中退休人员意外伤害不适用《一次性赔偿办法》。

    浏览量:807 2024-07-03
史晓菲律师

北京市华泰(大连)律师事务所

史晓菲律师,现于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大连分所任职专职律师。有专业的团队服务,律所为金普新区劳动仲裁的公益律师,擅长劳动争议、工伤赔偿、民商事、经济纠纷的诉讼及非诉讼代理。具有法律专业、钻研能力。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能够对当事人诉求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准确分析,提供专业意见。能够在涉诉案件接待中,对案件的分析意见和建议更容易被当事人认可和接受,有助于在法治轨道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诚信热心、认真负责、细心细致、优质高效、追求卓越,维护百姓最大利益。

咨询该律师
  • 工伤保险包括实际工资吗

    1793人阅读

    经鉴定确认为工伤后,工伤期间的工资不计入工伤赔偿。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时,停工留薪期内的原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意味着,工伤期间的工资是职工应得的权益,不应纳入工伤赔偿的计算范围。

  •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了工伤怎么办

    1140人阅读

    在未签正规就业契约的情况下,因工受伤成难题。为维权并确立劳动法律关系,伤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申请工伤鉴定。需提交:劳动者填写的招聘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社保缴费记录、用人单位发放的身份证件及其他劳动者证词。

  • 工伤老板不赔偿怎么办

    1872人阅读

    当工伤事故发生后,雇主未依法承担赔偿,可采取以下策略:一是与雇主沟通协商,要求按法规赔偿;二是向社会保障部门投诉,获取维权帮助;三是作为员工,有权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 劳务派遣工伤第三人承担什么责任

    1853人阅读

    员工因职务行为致人损害,用人单位应担责。被派遣员工在派遣期间致人损害,应由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这是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用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确保责任主体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给员工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