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离婚精选解答 > 夫妻一方在监狱服刑可以协议离婚吗

夫妻一方在监狱服刑可以协议离婚吗

时间:2024.10.28 标签: 婚姻家庭 离婚 阅读:1351人
律师解析:
如果夫妻一方正在服刑,不能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原则上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应和未服刑一方到监狱找到服刑人员,在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为其办理离婚手续。但是实践中这样操作的很少,所以如果夫妻一方正在服刑,另一方往往都是采取诉讼离婚的方式来进行。
起诉时,应当向原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被监禁超过一年,就应当向被监禁地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看具体情况。老公出轨离婚不一定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凡是涉及到赔偿,必须是有一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出现过错行为,而老公出轨并不是法定的婚姻过错行为,所以女方都不能要求对方给......

村委会盖章的离婚协议书无效。自愿离婚的,离婚双方当事人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由登记机关经过审查,向离婚双方当事人发离婚证。而村委会并不具有该职权,因此,由其盖章的离......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 起诉离婚的流程是什么

    胡静律师

    诉讼离婚的手续: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3、法院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播放量:1416 2023-06-06
张忠敏律师

山东三禾律师事务所

张忠敏律师,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目前是山东三禾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自从事法律工作以来,办理了各类诉讼和仲裁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扎实的办案功底,曾办理多起疑难案件并获得当事人高度认可。擅长领域:劳动争议、工伤赔偿、债权债务、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建设工程、刑事辩护等。

咨询该律师
  • 签了离婚协议后悔了怎么办理

    1637人阅读

    签了离婚协议后后悔,处理方式因情况而异。未办离婚登记可协商变更或撤销;已办登记且存在欺诈等情形,可在一年除斥期间内请求变更或撤销。单纯后悔可协商重签或诉讼,诉讼复杂需准备证据。离婚协议本质是民事合同,当事人应了解规定,选合适方式维权,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 签订离婚协议但没离婚有效吗

    1468人阅读

    签订离婚协议未办理离婚登记一般无法律效力,以办理离婚登记为生效条件。离婚协议是特殊协议,未办理登记前,其中对财产、子女等约定仅是意愿表达,无法律强制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只能诉讼。办理离婚登记才是离婚协议生效关键,有相关疑问可咨询。

  • 签订完离婚协议没有离婚还有效吗

    1548人阅读

    签订完离婚协议未办离婚登记一般不产生离婚法律效力,协议效力待定。离婚协议以解除婚姻关系为前提,办了离婚登记才具完全效力。未办登记前,它只是约定,无离婚效力。不过,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等条款,在办离婚登记或法院判决离婚后有效,违反可起诉,有疑问可咨询专业人士。

  • 亲人可以帮忙起诉离婚吗

    1177人阅读

    起诉离婚主体为婚姻关系中的配偶一方,亲人可协助但不能直接起诉。法律规定离婚诉讼需基于当事人意愿启动。亲人能在合法范围内帮忙收集证据、陪伴处理诉讼事宜。不过,因离婚案涉及诸多法律问题,亲人若无专业知识易失误,最好寻求专业律师帮助,有相关问题可向法律人士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