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终止精选解答 > 合同效力终止的定义及其种类具体有什么

合同效力终止的定义及其种类具体有什么

时间:2024.12.09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终止 阅读:1356人
律师解析:
合同效力终止,是指因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使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终止。合同终止的种类有:因债务已经履行而终止、因债务相互抵销而终止、因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而终止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代位权与撤销权的区别在于:1、构成要件不同。2、目的不同,代位权是为了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权是为了恢复债务人财产。3、主观过错不同,代位权中的怠于行使是从客观上予......

罗欣律师
罗欣律师
18838090515
咨询我

合同终止的流程:1、当事人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的,在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如果选择解除合同,应通知对方当事人。2、对解除合同存在异议的,可请求法定机构解决。3、......

罗欣律师
罗欣律师
18838090515
咨询我

主合同被撤销后担保合同按照无效。主合同被撤销后担保合同也会失效。担保合同作为主合同的从合同,其相对于主合同是独立存在的,其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

罗欣律师
罗欣律师
18838090515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合同终止期限怎样规定

    肖建华律师

    合同终止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在合同履行完毕合同就自然终止。对在合同中约定附期限合同中的终止期限的特征,在很多方面与附条件合同中的条件是相同的,但是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在附条件的合同中条件的成就与否是当事人不能预见的。

    播放量:984 2022-06-09
  • 终身合同解雇赔偿标准

    徐昌兴律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如用人单位在合同期内无理由辞退员工的,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播放量:1094 2022-06-08
  • 调解协议无效情形有哪些

    姜远波律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1)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2)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3)损害社会公共利益;(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播放量:938 2022-06-07
罗欣律师

上海大沧海新闵(郑州)律师事务所

罗欣律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现执业于大沧海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执业以来办理了大量民商事、刑事、行政案件,参与过多个破产项目,担任过多家企业和政府单位的法律顾问,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较高的法律事务处理能力,理论功底深厚,思维严谨,责任心强,能够精益求精地办理每一项具体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最大限度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委托人和顾问单位的广泛好评。

咨询该律师
  • 装修中途解约如何清算剩余费用

    1270人阅读

    装修过程中解除合约后的费用清算复杂。清算前需明确解约原因,若装修公司违约,业主有权要求退还未施工费用及违约赔偿;若业主自身原因,则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清算要计算已完工程价值、扣除已付款项,明确未用材料费用归属,考虑返工等开支。建议双方先充分协商,协商不成依合同走仲裁或诉讼程序。

  • 单方面终止合同是违约吗

    1501人阅读

    单方面解除合同是否违约需依实际情况确定。若签合同时明确某方在特定情形下有解除权且情形属实,无需担责;若条款未明确规定,常被视为违约,违约方要承担代价。判定关键在于审查有无法律依据和合理理由,还需考虑合同特征、履约情况及双方意愿等,不可一刀切,要全面评估后具体分析。

  • 怎么解除18个月猫粮合同

    1817人阅读

    解除合同时要关注合同具体协议条款。合同有解除条件,条件具备可依约办理解除;无明文规定则可依法定情形请求解除,如对方根本性违约。解除过程中要收集保管证据,书面通知对方并说明意向和原因。若自身无过失,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一般无需担责。

  • 合同履行大部分可以请求解除吗

    1387人阅读

    合同履行能否解除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识认为,若一方违约严重阻碍或致合同目标无法达成,即便完成大部分义务也有权请求解除,但要深入评估违约性质、损害程度及对合同目标的影响。如根本性违约且关键条款未履行,另一方有权申请解除;未履行部分不影响主要目标且可补救则不主张解除。判断合同解除复杂,要综合多因素并遵循法规和司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