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债务债权精选解答 > 借条需要第三人签字吗

借条需要第三人签字吗

时间:2024.06.07 标签: 债权债务 债务债权 阅读:1326人
律师解析:
不需要。
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其合同成立时间为双方签字或盖章之际。
所以借贷合同自借贷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时即成立。
借款人/欠款人写下借条并签上自己的名字时,这个借条就已经成立且具有法律效力了,所以不需要第三人签字。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在同一债权上是否可以设定不同顺序的质权,以及如何实现,是实践中应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在动产质押中,因其成立与生效必须以出质人移转出质物给质权人占有为要件,一般不会产生所......

债务诉讼时效是指债权人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债权的时效。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债权人撤销权起诉状要怎样写

    谢俊生律师

    一、原告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二、被告: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等;三、第三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四、写明案由。五、写明事实和理由。六、落款的具体时间和具状人。

    播放量:1017 2022-06-07
  • 债务转移要满足条件有哪些

    谢俊生律师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4、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播放量:527 2022-06-07
  • 网贷逾期就是不还会怎样

    沈阳律师

    借款人逾期不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贷款机构选择起诉,那么就可能被要求强制还款,欠款人名下相当于欠款数额的资产就会被冻结。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播放量:710 2022-06-07
樊佳佳律师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

樊佳佳律师,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可能维护当事人一点一滴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擅长业务领域包括法律顾问、合同纠纷、债权债务、工程建筑、劳动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各类民商案件。提供审核合同、修改合同、拟定合同、婚前婚内各种协议等服务。

咨询该律师
  • 代位权诉讼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786人阅读

    代位权诉讼需满足一定条件。一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且已到期,此为基本前提;二是债务人未积极行使到期债权,给债权人造成损害;三是债务人的债权非专属于其自身,如基于扶养等关系产生的给付请求权及劳动报酬等属专属债权。只有同时符合这些条件,债权人才可提起代位权诉讼。

  • 恶意转移财产时间界定标准是多少

    1702人阅读

    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定义没有明确时间界定准则。判断是否构成该行为,要分析转移行为与债务、纷争的时间关联及是否有规避债务主观意图。债务形成后,尤其在纠纷或诉讼中,不合理处分财产且致债权无法实现,可能被判定为恶意转移。个别事例认定要兼顾多要素,法院会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评判。

  • 父母死了债务需要子女偿还

    1671人阅读

    通常父母债务无需子女偿还,因其是独立民事主体,债务由自身财产承担。但子女若继承父母遗产,在继承范围内有义务承担债务,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限定继承”原则。若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继承人自愿可偿,不自愿无强制要求。放弃继承则无需承担,关键在于是否继承及继承范围,与法律规定紧密相关。

  • 工伤纠纷诉讼是不是形成了债务纠纷

    1213人阅读

    工伤纠纷诉讼与债务纠纷不同。工伤纠纷是劳动者工作受伤后,在工伤认定、赔偿标准确定和待遇支付等方面与用人单位产生矛盾;债务纠纷源于借贷、合同履行中一方未履约。工伤纠纷中劳动者主张基于劳动关系和工伤法律的赔偿待遇,虽有时涉及追讨工伤赔偿款类似债务问题,但本质仍是工伤赔偿争议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