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遗产继承精选解答 > 继母能够继承后夫及继子的遗产吗

继母能够继承后夫及继子的遗产吗

时间:2024.05.08 标签: 婚姻家庭 遗产继承 阅读:1317人
律师解析:
可以。继母是否可以继承继子的遗产,关键在于是否形成了扶养关系,如果形成了扶养关系,继母与继子就互有继承权,继母有权继承继子的遗产;如果没有形成扶养关系,那么继母与继子之间就没有继承权,继母就不能继承继子的遗产。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被继承人没有立遗嘱,那么非婚生子女按照法定继承顺序是有继承权的。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拥有同样合法的继承权。......

不需要。70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需要提交申办遗嘱公证材料到公证处办理,办理过程中应由两名公证人员共同办理,由其中一名公证员在公证书上署名。因特殊情况由一名公证员办理时,......

被继承人的债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被继承人因合同之债欠下的债务。2、被继承人因侵权行为而承担的损害赔偿的债务。3、被继承人因不当得利而承担的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4、被继......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遗嘱还需要公证吗

    易轶律师

    遗嘱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是经公正处按照法律规定公正的遗嘱;除了公证遗嘱需要进行公证,其他四种遗嘱只要符合自身的构成要件就有效并不需要进行公证。相比较与其他四种遗嘱,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最高的。

    播放量:1040 2023-03-30
  • 什么是共同遗嘱

    万鹿勇律师

    共同遗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遗嘱人共同订立的一份遗嘱。共同遗嘱有形式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和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之分。所谓形式上的共同遗嘱又称单纯的共同遗嘱,是指内容各自独立的数份遗嘱记载于同一份遗嘱中。

    播放量:889 2022-06-09
  • 遗赠扶养协议应该怎么公证

    万鹿勇律师

    办理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双方当事人应亲自到遗赠人或抚养人住所地公证处提出申请。遗赠人因年老、疾病等原因不能亲自到公证处的,公证员可到其住所办理。

    播放量:352 2022-06-09
陈宇星律师

北京德恒(苏州)律师事务所

陈宇星律师,北京德恒(苏州)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本人专注于民商事诉讼及非诉业务,擅长公司法律事务、合同纠纷、婚姻家庭、房产纠纷等,从业多年办理了大量诉讼案件,并担任多家企业的法律顾问,具有专业的法律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外甥去世舅舅有继承权吗

    1404人阅读

    一般而言,外甥离世后舅舅通常无直接继承权利。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外甥父母是其第一顺序继承人,舅舅作为兄弟姐妹属第二顺序继承人,无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可能继承。若外甥留遗嘱指定舅舅继承部分财产,舅舅可依遗嘱有继承权,特殊情形除外舅舅通常无继承权。

  • 如何办理遗嘱才有法律效应

    1373人阅读

    办理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需注意多方面。遗嘱人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精神正常且能准确表意。遗嘱形式多样,自书遗嘱需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代写人、见证人和遗嘱人都要签名。公证遗嘱效力最强,要到公证机关办理。内容要明确具体,还需妥善保管。总之,要符合法律要件以保障效力。

  • 遗产继承公证有时效性吗

    1151人阅读

    遗产继承公证有时间限制,一般从继承开始起两年内有效。超两年未办理公证,可能因超诉讼时效等面临法律风险,如其他继承人提出权利要求。两年内继承人可向公证机构申请,机构会审查核实后出具公证书。不同地区、遗产类型规定或有不同,超时效可诉讼维权,但会增加成本、面临更多风险。

  • 爷爷生前给孙子的钱需要证据吗

    1906人阅读

    爷爷生前若明确要把钱给孙子,口头约定或有见证可作依据,但稳定性、确定性较差。书面赠与协议等证据能更有力证明赠与行为和钱款归属。若发生纠纷且无证据,法律认定会遇困难,难维护孙子权益。为避免纠纷,最好有书面赠与证据,如赠与合同、遗嘱写明给孙子等,以保障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