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经济犯罪辩护精选解答 > 团伙持枪抢劫判几年

团伙持枪抢劫判几年

时间:2024.06.29 标签: 刑事辩护 经济犯罪辩护 阅读:1292人
律师解析:
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看具体案情。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

具体多少年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诈骗罪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犯罪,要是犯罪嫌疑人涉嫌诈骗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当事人在刑事处罚方面是不能够私了的。不过,犯罪嫌疑人可以在赔偿方面和受害......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单位受贿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单位受贿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播放量:671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彭彦林律师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既侵犯了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还侵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贷款是指作为贷款人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播放量:1064 2022-06-08
  • 逃汇罪量刑标准

    彭彦林律师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数额较大的,对单位判处逃汇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罚金。

    播放量:833 2022-06-08
广东华商(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

广东华商(天津)律师事务所

王武生主任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假冒伪劣和伪劣产品罪怎么量刑的

    1846人阅读

    假冒伪劣产品罪涵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罪行。不同销售金额对应不同量刑:5万20万元,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0万50万元,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可能没收财产。量刑还需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判断。

  • 经济犯罪被判三年可以减刑吗

    1792人阅读

    经济犯罪被判三年有减刑可能。《刑法》规定,被判处管制等刑罚的犯罪分子,服刑中遵守监规、接受改造、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减刑。减刑需满足特定条件,如服刑表现良好等。具体减刑幅度依实际情况,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法院提建议书,法院依法裁定,须遵循法定程序和条件。

  • 洗钱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哪些人

    1327人阅读

    洗钱犯罪侵害客体复杂。从金融管理秩序看,它如“炸弹”干扰金融机构运作,增加运营风险,影响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对司法机关活动构成严重侵害,似“伪装者”掩盖犯罪所得,让追查陷入迷雾,间接损害公众利益;还损害合法企业和个人利益,利用非法资金不公平竞争,破坏市场秩序。

  • 经侦多少钱立案标准

    1712人阅读

    经济犯罪侦查领域各具体罪名立案准则不同。如非法集资犯罪,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共存款超20万元、单位超100万元,公安机关才立案调查;合同诈骗案中,嫌疑人非法占有财物数额超2万元,公安机关应立案。可见,各类经济犯罪立案标准差异大,需按犯罪行为和法规明确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