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金融诈骗辩护精选解答 > 诈骗案件立案多久结案

诈骗案件立案多久结案

时间:2024.12.20 标签: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辩护 阅读:1307人
律师解析:
诈骗罪立案到结案要七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会延长一个月。
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

第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秩序。第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

诈骗15万元一般情况下属于数额巨大的情形,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437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判刑

    高发星律师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法定的行为方式包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播放量:1119 2022-06-0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康欣律师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播放量:1404 2022-06-08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被诈骗可以民事诉讼吗

    1387人阅读

    被诈骗后可通过民事诉讼维权。诈骗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刑事诉讼中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刑事案件审结后仍有未赔偿损失,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主要诉求是返还诈骗所得及赔偿直接经济损失。进行民事诉讼要提供充分合规证据,且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知道或应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 诈骗40000元怎么判刑

    1535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按数额不同量刑,数额较大(如40000元)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较大”是法律界定以区分惩处诈骗行为。实际量刑不仅看数额,还综合考量犯罪情节、作案手段、损失大小、退赃退赔等,最终由法院依具体案情严谨判定,确保司法公正公平。

  • 帮助网络信息诈骗罪会怎么判刑

    1537人阅读

    帮助网络信息诈骗罪判刑依据是犯罪情节轻重。情节轻微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包括为多犯罪团伙提供帮助、致被害人重大损失、违法所得巨大等。量刑还会考虑主观故意、社会危害性等,不同地区司法实践有差异,但都依法谨慎裁量。

  • 诈骗14万退赔7万可以判缓刑吗

    1826人阅读

    诈骗金额14万属数额巨大,依法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退赔7万可作为酌定从轻情节,但退赔部分款项不一定能判缓刑。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者,需犯罪情节轻、有悔罪表现等。法官综合考量多种因素,符合条件可能判缓刑,最终判决由法官依案件全貌裁量。